香港半日遊-從粉嶺車站走至上水車站
老實說,今天的行程是臨時起意的,因為天氣太好,以及前一晚與幾位好友聊到粉嶺,上網查了粉嶺的一些資料,提到了粉嶺圍、客家圍村、彭氏家族,再再都跟我有這麼一點點關係,因為我也姓彭,我也是客家人,讓我對粉嶺好奇了起來。
粉嶺很遠,必須搭東鐵線,幾乎快到羅湖了,然而是在羅湖前兩站要下車。雖然很遠,但是從粉嶺車站月台列車下車後到出站的這一段,很熱鬧,因為車站與粉嶺名都建築群有通道連結,其中很多商舖,看到很多食店,這個樓層屬於一樓(同台灣的二樓),我很快的走出去,連到外面的通道天橋,還不斷的延伸,而且天橋上是允許單車進入的,真覺得粉嶺真是單車天堂,不過倒不像台灣還規劃了單車專用道。在通道上,我拍了在車站旁的巴士站跟的士站,主要是這裡的的士是綠色的,港島常見的則是紅色的。
標題寫道我是從粉嶺車站走到上水車站,這是真的,當然也是因為天氣不錯,適合如此悠閒的走一趟,途中我看到了思德書室(門口依舊掛著:粉嶺學校),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家祠兼私塾的傳統建築,下午的陽光照著這歷史建築,怎麼拍都好看,因為剛好面光,而這建築跟我相當有關係,是新界五大家族粉嶺彭氏三所祖祠之一,今天我只是隨興所至,將再擇日好好認識瞭解一番。
從思德書室就是一條小徑,直接穿越整個粉嶺圍村到北區公園,邊走的途中我依稀感覺到客家村的氣息,讓我回想起小時候去花蓮光復大富村(是我父親來台落腳的村)的感覺,村子每戶人家的房子都不高,平均的三層樓高,好一點的有四層樓高,而且都是獨棟的。
附上Google的衛星地圖,可以瞭解我走的路線,以及傳統客家村落的樣貌。我是從圖右下邊的藍點,沿著途中白色路徑走到圖左上放的藍點,這裡就是北區公園的入口,在這白色小徑就會經過傳統的客家圍村,路徑左方即為粉嶺圍,有個魚塘,旁邊還有個古炮,可惜這次我沒過去拍照,但是可以參考維基百科上的照片。
北區公園佔地八點多公頃,不算小,有機會可以來這安排踏青、野餐吧......哈哈。從粉嶺圍這裡進入是屬於公園第一期的部份,屬於靜態設施,因為是採用揚州式亭台樓閣的園景設計,見衛星照片還有一人工湖,維基百科的介紹:建築物特色有「一軒、三亭、一廊」。「一軒」是指「蔚秀軒」,「三亭」則指「宜雨亭」、「涵碧亭」及「聽瀑亭」。我經過宜雨亭時,有一對母子在亭裡打羽球,好不快樂呀。倒是「一廊」有蓋長廊,其樑柱結構似乎是非常的手工,沒有用到釘的材料而將長廊蓋好的,加上其頂上的瓦片與屋脊的樣式,非常吸引我的目光,花蓮的舊鐵道文化館曾經有傳統的屋瓦頂,但是經過整修後,換成另外的材質,反而變得不吸引人了。
走到第二期屬於動態設施的北區公園,反而沒其他吸引我的建築或其他可以拍照的了,因為有很多連棟的建築,一二樓很多商舖,吸引了很多人來購物,也很多當地人在此聚集,似乎未來的粉嶺圍會消失,然後會蓋起越來越多的高樓建築,會有更多的商城百貨。我以感覺到香港政府對於拚經濟真的很有一套,但是文化建設好像少了很多,我常常去書局翻閱龍應台的思索香港,探討的也是香港的文化資產與文化政策,跟歷史有關係的文化經常被排除,經常被建設、發展給犧牲掉了。
於是,天黑了,我從上水車站搭車回家去了。
從思德書室就是一條小徑,直接穿越整個粉嶺圍村到北區公園,邊走的途中我依稀感覺到客家村的氣息,讓我回想起小時候去花蓮光復大富村(是我父親來台落腳的村)的感覺,村子每戶人家的房子都不高,平均的三層樓高,好一點的有四層樓高,而且都是獨棟的。
附上Google的衛星地圖,可以瞭解我走的路線,以及傳統客家村落的樣貌。我是從圖右下邊的藍點,沿著途中白色路徑走到圖左上放的藍點,這裡就是北區公園的入口,在這白色小徑就會經過傳統的客家圍村,路徑左方即為粉嶺圍,有個魚塘,旁邊還有個古炮,可惜這次我沒過去拍照,但是可以參考維基百科上的照片。
北區公園佔地八點多公頃,不算小,有機會可以來這安排踏青、野餐吧......哈哈。從粉嶺圍這裡進入是屬於公園第一期的部份,屬於靜態設施,因為是採用揚州式亭台樓閣的園景設計,見衛星照片還有一人工湖,維基百科的介紹:建築物特色有「一軒、三亭、一廊」。「一軒」是指「蔚秀軒」,「三亭」則指「宜雨亭」、「涵碧亭」及「聽瀑亭」。我經過宜雨亭時,有一對母子在亭裡打羽球,好不快樂呀。倒是「一廊」有蓋長廊,其樑柱結構似乎是非常的手工,沒有用到釘的材料而將長廊蓋好的,加上其頂上的瓦片與屋脊的樣式,非常吸引我的目光,花蓮的舊鐵道文化館曾經有傳統的屋瓦頂,但是經過整修後,換成另外的材質,反而變得不吸引人了。
走到第二期屬於動態設施的北區公園,反而沒其他吸引我的建築或其他可以拍照的了,因為有很多連棟的建築,一二樓很多商舖,吸引了很多人來購物,也很多當地人在此聚集,似乎未來的粉嶺圍會消失,然後會蓋起越來越多的高樓建築,會有更多的商城百貨。我以感覺到香港政府對於拚經濟真的很有一套,但是文化建設好像少了很多,我常常去書局翻閱龍應台的思索香港,探討的也是香港的文化資產與文化政策,跟歷史有關係的文化經常被排除,經常被建設、發展給犧牲掉了。
於是,天黑了,我從上水車站搭車回家去了。
香港半日遊-灣仔生活文化遊
今天去灣仔拿我的台胞證,因為本月中計畫前往北京旅遊,所以在3月31日將我的台胞證送到灣仔的中國旅行社辦理加簽,其實很快,今天送隔天就可以取件了,花費港幣一百元,但是仍然只能辦一次性加簽,不能辦一年多次加簽,要的話只能進入大陸內地在去各地公安部的入出境管理處才能辦理,上網查了一下,一年多次加簽需要人民幣一百元。行,有機會進入大陸內地我會去辦的。
走著走到"和昌大押",想著以前都沒往南走,興趣來了就往巷子進去了,說是巷子,可能在香港條條都是路或街,沒記錯的話我應該是在廈門街走過去到皇后大道東,走到皇后大道東,根據我這兩天在網路上看到別人網誌上寫的港島地標之一:合和中心,是一棟外型像是圓柱型的建築,實際走過去裡面是有商場,從商場過去會到實際的合和中心主體大樓,我就繞著電梯一圈就又出來了,肯定上面也是出租的辦公室。然而我會走到這裡其實是想找地方解決我飢餓的狀態,這個商場有麥當勞,但是人很多,感覺很擁擠,所以放棄,於是又去了隔壁的胡忠大廈的大家樂,來一客下午茶餐。大家樂座位倒是挺多的,所以也可以很隨性的挑個自己喜歡且比較不受打擾的位置來享受這一餐。
吃完大家樂,才是真正開始今天的生活文化遊,在胡忠大廈旁,有一座環保軒(照片),黑色的瓦礫屋頂跟白色的牆面搭配,其前身為灣仔郵政局,為現存最古老的郵政局建築物,於1992年被香港政府定為法定古蹟,於1993年被環境保護署改建為全香港第一所環境資源中心,因此才會有環保軒的這個名稱。我沒有對此建築物拍照,因為我路過的時候靠的太近,無法感受建築的美麗的一面。
我今天真正的第一張照片是「藍屋」,主要是看到路旁的灣仔海岸線的說明告示牌(藍屋:石水渠街,建於1920年,曾是一所醫院,亦曾為黃飛鴻徒弟林世榮後人的武館。),才對這建築有興趣,並且拿了相機拍了起來。然後,這裡也算是我今天對灣仔文化遊的起點,因為走近藍屋,在藍屋的地下地鋪有一間「灣仔民間生活館」,很特別的展出了一些舊時灣仔的生活日用品,我還看到一台類似我以前也用過且很喜歡的一台舊式收音機,讓人很懷舊的感覺。在灣仔民間生活館中,我拿了一份文宣--灣仔生活文化遊景點,裡面寫了七點景點,分別是:1.北帝廟 2.藍屋 3.灣仔街市 4.環保軒 5.交加街及太原街露天市集 6.洪聖古廟 7.和昌大押。
再往藍屋的上面走上去,就是往石水渠街花園的方向,也是往灣仔北帝廟的方向,對廟宇建築有興趣的,這座三進三間式的古廟,在擁擠的香港島上顯得精緻,如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廟區內的樹,垂下樹鬚的感覺,古樸典雅,跟這古廟整體感搭配美極了。我沒進入廟內看,但是看了廟外的建築,其實已經另我豐富,主建築門上寫著「玉虛宮」,兩側還有「三寶殿」「龍母殿」及「財神殿」,加總起來中國民間傳說的諸神應該都在這裡有出現了。
從這裡最能瞭解灣仔的歷史發展了,尤其海岸線不斷的向北延伸,也見證了灣仔的歷史痕跡。有時搭電車經灣仔總是好奇路線為何是經過莊士敦道?漸漸瞭解與香港的土地利用、填海造地等相當有關係。北帝廟旁的石水渠街,據說上面是被加蓋的路面,所以地下肯定還是一條地底水渠,你信不信呢??
吃完大家樂,才是真正開始今天的生活文化遊,在胡忠大廈旁,有一座環保軒(照片),黑色的瓦礫屋頂跟白色的牆面搭配,其前身為灣仔郵政局,為現存最古老的郵政局建築物,於1992年被香港政府定為法定古蹟,於1993年被環境保護署改建為全香港第一所環境資源中心,因此才會有環保軒的這個名稱。我沒有對此建築物拍照,因為我路過的時候靠的太近,無法感受建築的美麗的一面。
從這裡最能瞭解灣仔的歷史發展了,尤其海岸線不斷的向北延伸,也見證了灣仔的歷史痕跡。有時搭電車經灣仔總是好奇路線為何是經過莊士敦道?漸漸瞭解與香港的土地利用、填海造地等相當有關係。北帝廟旁的石水渠街,據說上面是被加蓋的路面,所以地下肯定還是一條地底水渠,你信不信呢??
香港半日遊-中環半山之間
來了香港近八個月了,雖然偶有時間到處走走,但是我想今天走的地方比較有話題。
我今天從北角搭電車,一路經過銅鑼灣、灣仔、金鐘、中環,然後在德輔道中跟POTTINGER STREET路口下車,然後在萬宜大廈搭電扶梯上去一層樓,直直走出門口道了皇后大道中,說真的當時不知道要去哪,全憑感覺走。當時還未吃飯,就去了對面的大家樂吃了茶餐,吃完了之後,站在皇后大道中的路上,看到人行空橋,發現有一處電扶梯往上搭,原來是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所有往上的路都可以搭扶梯,就不需要很辛苦的爬樓梯。
有個我很有興趣的點:孫中山紀念館。我就沿著指標就是往上走。走在這個有電扶梯的空中橋樑,很方便,一下就過了好幾個路:如威靈頓街、擺花街、荷里活道...我走到堅道後,並未繼續往上走,我往了右手邊的方向,看到了孫中山紀念館相關的指標,走了過去。據我所知,孫中山紀念館也是目前香港唯一的一個名人紀念館。可參考維基百科的照片,是一棟愛德華時代的建築。門票需港幣十元,不過這次我並未打算購票參觀。
自動扶梯上很多外國人,扶梯的兩側有不少的餐廳,邊走也邊想著,有機會也來這邊找個好友來喝一杯..咖啡,或著來享受一餐美食也不錯。有點像台灣九份,店家沿著有坡度的樓梯,一個接著一個。這個設施也方便居住在半山上的居民,至少往半山上去可以省很多力氣,還可以避雨,也能夠吸引遊客輕鬆上山,算是值得推薦的一個設施。台灣的九份,我覺得車太多,人也多,可能也是階梯窄吧...
今天亂亂走,走到了半山,到了干德道,沿著干德道往西走,越走越茫然,於是又往回走,在從自動扶梯處往下走,下樓梯就必須一階一階的走了,然後我是在大約荷里活道,在接著進入自動扶梯的空橋系統,會說成系統,也是因為空橋可以一直通到港澳碼頭,可以經過中環街市、國際金融中心、交易廣場,我後來是走到置地廣場出來,感覺很像台北市信義區的空橋系統,但是似乎這系統比信義區空橋大多了。
中環走完,我搭著電車到了香港中央圖書館,時間約下午五點半,天氣還算不錯。今天在圖書館我去了我之前沒去過的樓層,過去我都是去三樓成人借閱圖書館。但是今天我往上繼續前進,到了五樓,可以看到較近期的雜誌,而且另我稱讚的是這裡雜誌資源太豐富了,不僅可以看到台灣的雜誌,也有中國的,還有外文的雜誌,而且都可以看到至少到二月份的,我看了幾本雜誌,很快就花了我兩個小時的時間在閱讀上。香港中央圖書館堪稱是香港旗艦圖書館,隨時都有舒服的地方可以坐下來好好的閱讀。設施也非常的齊全,我走到了六樓,發現我太慢發現的服務,語言學習室,我看了學習室外面的說明,這裡實在是一個非常適合自我充電的場所。另外還有一點是,之前我想找關於電腦相關的書籍,有很多書都在六樓,很方便上班族加強自己的電腦能力的一些書籍。
今天看了亞洲週刊的報導,香港為何失去成龍李小龍鄧麗君錢穆?跟我今天所去的地方還真有關係,裡面提到的就是香港政府對於名人紀念館的方向,也就是我前面說孫中山紀念館是目前香港唯一的紀念館有關係的。其中文章提到上海與新加坡爭取成龍博物館要比香港政府來的積極,也反映出香港政府對於文化素養或文化實力的努力,也只能說有待加強。過去我也注意到龍應台在一些書中提到香港對於文化的態度,直指香港缺乏文化這點,從這件事情來看不無道理。
我相信成龍在該報導中還是很強烈的表達博物館能誕生於香港,任何支持成龍博物館的人也應該會覺得這更應該屬於香港的才對,畢竟香港與成龍博物館是有著很大的關聯的。我是這麼的認為。
我今天從北角搭電車,一路經過銅鑼灣、灣仔、金鐘、中環,然後在德輔道中跟POTTINGER STREET路口下車,然後在萬宜大廈搭電扶梯上去一層樓,直直走出門口道了皇后大道中,說真的當時不知道要去哪,全憑感覺走。當時還未吃飯,就去了對面的大家樂吃了茶餐,吃完了之後,站在皇后大道中的路上,看到人行空橋,發現有一處電扶梯往上搭,原來是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所有往上的路都可以搭扶梯,就不需要很辛苦的爬樓梯。
有個我很有興趣的點:孫中山紀念館。我就沿著指標就是往上走。走在這個有電扶梯的空中橋樑,很方便,一下就過了好幾個路:如威靈頓街、擺花街、荷里活道...我走到堅道後,並未繼續往上走,我往了右手邊的方向,看到了孫中山紀念館相關的指標,走了過去。據我所知,孫中山紀念館也是目前香港唯一的一個名人紀念館。可參考維基百科的照片,是一棟愛德華時代的建築。門票需港幣十元,不過這次我並未打算購票參觀。
自動扶梯上很多外國人,扶梯的兩側有不少的餐廳,邊走也邊想著,有機會也來這邊找個好友來喝一杯..咖啡,或著來享受一餐美食也不錯。有點像台灣九份,店家沿著有坡度的樓梯,一個接著一個。這個設施也方便居住在半山上的居民,至少往半山上去可以省很多力氣,還可以避雨,也能夠吸引遊客輕鬆上山,算是值得推薦的一個設施。台灣的九份,我覺得車太多,人也多,可能也是階梯窄吧...
今天亂亂走,走到了半山,到了干德道,沿著干德道往西走,越走越茫然,於是又往回走,在從自動扶梯處往下走,下樓梯就必須一階一階的走了,然後我是在大約荷里活道,在接著進入自動扶梯的空橋系統,會說成系統,也是因為空橋可以一直通到港澳碼頭,可以經過中環街市、國際金融中心、交易廣場,我後來是走到置地廣場出來,感覺很像台北市信義區的空橋系統,但是似乎這系統比信義區空橋大多了。
中環走完,我搭著電車到了香港中央圖書館,時間約下午五點半,天氣還算不錯。今天在圖書館我去了我之前沒去過的樓層,過去我都是去三樓成人借閱圖書館。但是今天我往上繼續前進,到了五樓,可以看到較近期的雜誌,而且另我稱讚的是這裡雜誌資源太豐富了,不僅可以看到台灣的雜誌,也有中國的,還有外文的雜誌,而且都可以看到至少到二月份的,我看了幾本雜誌,很快就花了我兩個小時的時間在閱讀上。香港中央圖書館堪稱是香港旗艦圖書館,隨時都有舒服的地方可以坐下來好好的閱讀。設施也非常的齊全,我走到了六樓,發現我太慢發現的服務,語言學習室,我看了學習室外面的說明,這裡實在是一個非常適合自我充電的場所。另外還有一點是,之前我想找關於電腦相關的書籍,有很多書都在六樓,很方便上班族加強自己的電腦能力的一些書籍。
今天看了亞洲週刊的報導,香港為何失去成龍李小龍鄧麗君錢穆?跟我今天所去的地方還真有關係,裡面提到的就是香港政府對於名人紀念館的方向,也就是我前面說孫中山紀念館是目前香港唯一的紀念館有關係的。其中文章提到上海與新加坡爭取成龍博物館要比香港政府來的積極,也反映出香港政府對於文化素養或文化實力的努力,也只能說有待加強。過去我也注意到龍應台在一些書中提到香港對於文化的態度,直指香港缺乏文化這點,從這件事情來看不無道理。
我相信成龍在該報導中還是很強烈的表達博物館能誕生於香港,任何支持成龍博物館的人也應該會覺得這更應該屬於香港的才對,畢竟香港與成龍博物館是有著很大的關聯的。我是這麼的認為。
<香港生活>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這句話是,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
最近咳嗽咳得很厲害,自己也知道需要補充維生素等營養,就自己去買了蘋果來吃,現在午餐跟晚餐都會吃一粒蘋果。
第一次在香港買水果,花了18元港幣買了四粒富士蘋果,吃完了想再去買發現我買貴了,昨天下班沿路看,居然有12元四粒的價位。不過昨天又再去買,是用9.9元買了四粒富士蘋果,為何價錢差這麼多?因為9.9元的比較小粒,但是吃起來比較甜,是在惠康超市賣的。之前18元的是路邊攤,離我住處很近,但是忘記貨比三家,就買了,也不能多說什麼啦。
這次咳嗽很嚴重,想到過去我在台灣是騎車上班,都會把外套領子拉到最高,騎車還會帶安全帽,還會帶口罩,基本上以前比較保護自己呼吸道,咳嗽的狀況比較少。來香港上班,搭電車很方便,但是也很多人,比較容易傳染,加上沒有帶厚、暖的衣服,脖子以上的防護不是很完整,讓自己受寒,這幾天的生活,還滿辛苦的。(哈,自找的)搭電車容易受到巴士的廢氣汙染,應該也是有部分相關的影響。
總之,天氣冷了,大家要多注意健康、要多注意保暖,要多吃蔬菜生果。
<原PO於vipconrad.space.live.com的文章>
最近咳嗽咳得很厲害,自己也知道需要補充維生素等營養,就自己去買了蘋果來吃,現在午餐跟晚餐都會吃一粒蘋果。
第一次在香港買水果,花了18元港幣買了四粒富士蘋果,吃完了想再去買發現我買貴了,昨天下班沿路看,居然有12元四粒的價位。不過昨天又再去買,是用9.9元買了四粒富士蘋果,為何價錢差這麼多?因為9.9元的比較小粒,但是吃起來比較甜,是在惠康超市賣的。之前18元的是路邊攤,離我住處很近,但是忘記貨比三家,就買了,也不能多說什麼啦。
這次咳嗽很嚴重,想到過去我在台灣是騎車上班,都會把外套領子拉到最高,騎車還會帶安全帽,還會帶口罩,基本上以前比較保護自己呼吸道,咳嗽的狀況比較少。來香港上班,搭電車很方便,但是也很多人,比較容易傳染,加上沒有帶厚、暖的衣服,脖子以上的防護不是很完整,讓自己受寒,這幾天的生活,還滿辛苦的。(哈,自找的)搭電車容易受到巴士的廢氣汙染,應該也是有部分相關的影響。
總之,天氣冷了,大家要多注意健康、要多注意保暖,要多吃蔬菜生果。
<原PO於vipconrad.space.live.com的文章>
<香港生活>聽洛杉磯愛樂樂團的演出
這兩天我在香港文化中心戶外廣場聽洛杉磯愛樂樂團的演出,還不錯唷~~文化中心還很貼心的送給每個來聽音樂的人一個座墊跟一本當天的節目單。不過比起去年跟前年在兩廳院聽的戶外轉播交響樂團的音樂會,人數還是台灣的比較多,只是當時臺灣的天氣都不是很好,都有下雨...但是台灣的轉播畫面比較清楚,昨天我去看的轉播畫面就比較糟糕了一點。
洛杉磯愛樂的指揮還滿帥氣的,這兩天的音樂有很多的民族音樂的成份在裡面,有蘇聯、烏克蘭的味道。第一天的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協奏曲,鋼琴演奏家表現還算不錯,還多表演了兩首安可曲。今天我比較晚到,所以上半場的曲目就沒有很專心的聽,可能也是較為不熟悉的曲目吧。至於下半場的演出,演出拉威爾的鵝媽媽,指揮原本拿著指揮棒,沒有之後不拿指揮棒的好看,控制速度與節奏我覺得很讚。最後的波麗露舞曲,最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曲目,越到後面聲響越大,喇叭也呈現的不夠力的狀態,曲目旋律簡單、重複,其實也最能讓大家接受喜愛,想想有些事情其實本來就是簡單、重複,不需要太複雜,重點是要堅持下去。
香港的聽眾比台灣熱情,鼓掌不斷,兩天的安可曲目有六首,不僅是對洛杉磯愛樂的支持,也是演出者對熱情的聽眾朋友好的回饋。
<原PO於vipconrad.space.live.com的文章>
洛杉磯愛樂的指揮還滿帥氣的,這兩天的音樂有很多的民族音樂的成份在裡面,有蘇聯、烏克蘭的味道。第一天的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協奏曲,鋼琴演奏家表現還算不錯,還多表演了兩首安可曲。今天我比較晚到,所以上半場的曲目就沒有很專心的聽,可能也是較為不熟悉的曲目吧。至於下半場的演出,演出拉威爾的鵝媽媽,指揮原本拿著指揮棒,沒有之後不拿指揮棒的好看,控制速度與節奏我覺得很讚。最後的波麗露舞曲,最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曲目,越到後面聲響越大,喇叭也呈現的不夠力的狀態,曲目旋律簡單、重複,其實也最能讓大家接受喜愛,想想有些事情其實本來就是簡單、重複,不需要太複雜,重點是要堅持下去。
香港的聽眾比台灣熱情,鼓掌不斷,兩天的安可曲目有六首,不僅是對洛杉磯愛樂的支持,也是演出者對熱情的聽眾朋友好的回饋。
<原PO於vipconrad.space.live.com的文章>
<香港生活>網路環境改善番外篇
PCCW是香港最大家的網路公司
但是,大歸大,服務不怎麼好
這幾天我所在的公司向PCCW申請了光纖網路6M的
當時他們說兩周"可"裝機
兩周到了打電話去追
他們會說因為大樓太舊,管線要施工會很麻煩,要向管理處申請
這部分又拖了一兩天
施工完可以拉線了吧?
早上就打電話來說因為工程人員行程太滿,只能排到晚上七點來設定
問題是我不用下班的嗎?(雖然我是很晚下班但沒必要這樣吧?)
電話中要裝做不爽的樣子說:你們人手不夠是我的問題嗎?就不能再去問問看其他的人員嗎?
不能再多說了,畢竟生氣不好
電話掛完,十點多就有人來設定VPN數據機的部分(阿不是說晚上七點)
原來這個工程十分浩大,拉管線要一組人員,設定VPN線路要一組人員,安裝Router還要另外一組的人員,最後Firewall明天才會有人來...
只能明天來的原因就是,Firewall設備還沒到他們手上?
這也不對呀,你要賣設備,沒有存貨,這樣對嗎?
還是設備太高檔,偷偷先拿去測試了?要測試也是我來測試才對呀!!!哈哈
第一次買Juniper的設備,當然是要我來玩的呀...哈哈
這期間我的同事打電話去當黑臉,也寫信表達不滿
都因為對方沒說清楚需要收費的部分
當然任何超過原訂費用的部分,就必須由PCCW來承擔
例如管線施工的費用要港幣4800,算在PCCW頭上
天花板要翻開港幣300元,也要算在PCCW頭上
信中表達不滿,寫信到該公司總經理,再次免費第一個月費,港幣5000,算在PCCW頭上
經過這件事,才知道大公司大到錢是這樣賺的
也了解香港電信業網路施工的水平的一小部分
<原PO於vipconrad.space.live.com的文章>
但是,大歸大,服務不怎麼好
這幾天我所在的公司向PCCW申請了光纖網路6M的
當時他們說兩周"可"裝機
兩周到了打電話去追
他們會說因為大樓太舊,管線要施工會很麻煩,要向管理處申請
這部分又拖了一兩天
施工完可以拉線了吧?
早上就打電話來說因為工程人員行程太滿,只能排到晚上七點來設定
問題是我不用下班的嗎?(雖然我是很晚下班但沒必要這樣吧?)
電話中要裝做不爽的樣子說:你們人手不夠是我的問題嗎?就不能再去問問看其他的人員嗎?
不能再多說了,畢竟生氣不好
電話掛完,十點多就有人來設定VPN數據機的部分(阿不是說晚上七點)
原來這個工程十分浩大,拉管線要一組人員,設定VPN線路要一組人員,安裝Router還要另外一組的人員,最後Firewall明天才會有人來...
只能明天來的原因就是,Firewall設備還沒到他們手上?
這也不對呀,你要賣設備,沒有存貨,這樣對嗎?
還是設備太高檔,偷偷先拿去測試了?要測試也是我來測試才對呀!!!哈哈
第一次買Juniper的設備,當然是要我來玩的呀...哈哈
這期間我的同事打電話去當黑臉,也寫信表達不滿
都因為對方沒說清楚需要收費的部分
當然任何超過原訂費用的部分,就必須由PCCW來承擔
例如管線施工的費用要港幣4800,算在PCCW頭上
天花板要翻開港幣300元,也要算在PCCW頭上
信中表達不滿,寫信到該公司總經理,再次免費第一個月費,港幣5000,算在PCCW頭上
經過這件事,才知道大公司大到錢是這樣賺的
也了解香港電信業網路施工的水平的一小部分
<原PO於vipconrad.space.live.com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