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講座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講座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聽 PUBU執行長 講電子書與雜誌閱讀新樂趣

By
今天(2013/12/8)下午到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十樓會議廳參加了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主辦的電子書講座:「發現電子書。雜誌閱讀新樂趣」 ,由北市圖協辦與提供場地,邀請 PUBU電子書城創辦人暨執行長 蔡競賢來主講。

首先針對該場地:北市圖總館十樓會議廳,沒有提供 WIFI 上網環境,即使是 TPE-Free 公用無線網路,也是看的到也無法順利連上網際網路,這在推展數位閱讀最重要的基礎服務,如此缺乏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建置這樣的網路其實非常簡單也不會花多少錢。連主講者在使用行動載具要進行連線都得使用自己的 3G 來上網,又因為樓高與附近基地台訊號不良,連我自己使用中華電信 3G 也是連線品質不良,圖書館要談電子書,看來對於相關的基礎設施都無法清楚了解,更不用談改善。很多人,尤其是資深的圖書館、出版產業,都只在意「版權」,缺忽視很多「版權」之外的重要的部份。

會來參加還是對 PUBU 在推廣數位閱讀這一方面的推動,感覺是持續不斷的在耕耘,創辦人本身也有資訊工程的背景,使用者若是在使用平台或是閱讀軟體有問題,以資訊技術來講是都可以克服,但是必須要能夠有更多的推廣,尤其是網站平台的使用,行動載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讓更多民眾是喜愛閱讀,且能更容易閱讀,需要鼓勵更需要使用者願意能回饋改進之處,結合網路社群可能會是個機會,這部份在三大電信的書城來說似乎看不太到,但是幾家如 PUBU 努力這麼多年的小公司,算是不容易的。

 活動海報

我自己在關注電子書這塊同時,目前使用最多的平台是大陸的多看閱讀,當然跟PUBU可以稍微湊上一些相關:
  1. PUBU與多看在 App的顏色相近,都是選擇橘色的,而iOS的iBooks最近也是橘色,算是巧合嗎?
  2. 提供跨平台閱讀,跨載具閱讀,PC/MAC、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iPad都可以閱讀,當然多看早期是依附在Amazon Kindle閱讀器上的軟體,對於喜歡類似紙本書閱讀的讀者來說,相對的比較不傷害眼睛,是優於 PUBU的。
  3. PUBU與多看的核心業務都是在做數位閱讀,也都是螢幕閱讀(多看稱之為屏閱讀),提供使用者不同與紙本的閱讀體驗,PUBU還可以讓註冊的會員可以自行上架電子書來進行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銷售,多看則持續提供給使用者很好的閱讀體驗,還有每日一限免來推展數位閱讀,進而引導使用者未來能願意付費購書。
多看閱讀 在 iOS 上的圖示


iPubu 在 iOS 上的圖示


然而在今天聽講的同時,自己也拿起iPad來進行 iPubu 跟 飽讀電子書 的App,覺得需要改進的地方是:

  1. 只能將iPad直拿,不像多看直拿/橫拿都沒問題。
  2. 過多養眼的雜誌封面,是否有助推動數位閱讀?
  3. 書架的呈現是否必要?在多看與iBooks的App來看,現在都不是用虛擬書架的樣式來呈現了。
  4. 多看可以用雙指在螢幕上下滑動即可控制顯示的亮度,這是很棒的設計,PUBU的App則沒有。
  5. 多看提供不同的字型可下載讓使用者切換,PUBU似乎也沒有。
  6. 多看提供很多免費的期刊,尤其精品閱讀時光更是能持續了解小米與多看的合作發展、技術交流,PUBU則較少製作精美的免費期刊可下載,而且是能討論到 UI/UX設計相關的書籍。
  7. 多看只要能透過帳號都入App或是網站,就可以閱讀,PUBU的的帳號管理規定最多僅四台裝置(需綁定)可同時閱讀,某種程度也算是一種限制,而非鼓勵數位閱讀。

感覺PUBU可以改善的地方不少,當然衷心希望的是能夠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提供線上購書甚至月租方案,其實都不錯,甚至週租方式聽聞也正在測試進行,搭配現在正進行的每週五喝咖啡、讀電子書活動結合Facebook的互動活動,需要更積極的推動數位閱讀。

[演講筆記] 聽董福興講:「從圖像到結構:談當代電子書格式」

By
今天至文化大學進修推廣部來聽跟電子書有關的課,是由董福興來主講,由文大推廣教育部廣告系、資管系跟中國印刷學會一起主辦的,也是對於紙本書到電子書演進與發展來觀察是滿完整的內容。

凱風卡瑪兒童書店《小朱鸝》新書發表會@陽明山

By

在花蓮,要去看海,或者要去看山,真的很方便。台北從居住的所在地--萬華,騎車抵達陽明山,經過非常多的紅綠燈,而且停等時間都一分鐘以上,這是今天凱風卡瑪的老闆 培瑜,開場所提到的花蓮生活,跟台北確實很不一樣,還有,花蓮不是偏鄉(離台北三個小時就到了),因為生活上食衣住行都ok,只是經濟活動跟台北很不一樣。

今天下午兩點抵達陽明山仰德大道的玉溪有容studio94參加從花蓮上來的凱風卡瑪兒童書店《小朱鸝》新書發表會,在寒冷的冬天,卻是最舒服的驕陽照耀著,很多先抵達的來賓,在二樓戶外享受陽光的照射,室內活動主辦者則忙著準備即將展開的發表會。


此次作品發表會,作者周見信,2012年首度投稿信誼幼兒兒童文學獎圖書創作獎,便以《尋貓啟事》榮獲佳作,贏得評審一致好評。《小朱鸝》則是其第一本出版的繪本作品,採用傳統的印刷技法──「水印木刻」來創作,營造畫面縈繞著中國水墨畫般淡雅詩意的視覺韻味。

凱風卡瑪以水印木刻的版畫元素為核心,輔以與禪宗意象貫穿全書而設計的介面與互動設計,除了讓讀者欣賞認識版畫上色的方式與色彩層次豐富的多重視覺饗宴外,並有趣味象形文字解謎及禪詩的互動小遊戲,透過完成解謎,便可以製作專屬珍藏的藏書票,體驗版畫印製的過程。

今天說故事是由凱風卡瑪的培瑜來進行,表現的非常專業,若由作者來進行,我想會有不同的味道或是不同的想像,帶領現場來賓來一趟不一樣的「尋找」之旅。

詳見凱風卡瑪作品集:《小朱鸝》
http://publishing.kkbooks.tw/index.php/zh_TW/2012-09-20-05-32-40/littleoriole

講座心得:貓。果然如是《下課後的台灣小旅行》喵喵書友會

By

下午第一次到花蓮的凱風卡瑪兒童書店參加《下課後的台灣小旅行》喵喵書友會

因為在一月份逛書店時曾經翻閱過此書,書中寫到台灣的幾個獨立書店,其中有介紹到花蓮的時光二手書店、淡水的有河BOOK、永和的小小書房......"時光"因為在花蓮,跟我當然比較有關聯,而"有河"所在的淡水,則是我過去唸書與初入社會工作時居住的地方,至少生活也近八年的時光都跟淡水有關。"小小書房"雖然我還沒實際去過,但是關心書店資訊的人必定會透過網路、書籍的介紹,認識這家非常有特色的書店。

大概讀過此書且參加了書友會之後的朋友,一定很佩服的是作者的筆記本所繪畫、或結合文字的圖文所欽佩,現場還有些帶著小孩一起來參加書友會的媽媽也非常的想知道秘訣,如何讓小孩也可以透過隨手畫下的圖或寫下的文字,養成持續紀錄的一種習慣,當然,這樣的習慣是需要被不斷的鼓勵、不斷的支持、不斷的嘗試。今天也看到作者帶了他的筆記本,讓現場的讀友也可以親眼見到,這本書被出版之前,最原始的紀錄,相信透過最原始的筆記本,還可以有更多的故事等著去被挖掘...

不過這本書不是旅行書籍,因為其篇幅只佔全書的四分之一是書店旅行,而味蕾(吃)的旅行也佔了書的四分之一,另外的四分之一是非特定主題的散步旅行,最後的四分之一是手做的一些文章,非常符合一位美術老師的專業。現場活動開始時,作者還發給每位參與者手做小禮物,書友會結束時又發給現場每一位手做的明信片卡片,當一位作家真的不容易呀...哈。

雖然書名為:下課後的台灣小旅行,是因為作者是在學校教書,只有下課之後才有空去旅行,對上班族而言,下班後也該安排一下小旅行,多去看看台灣很多美麗的地方。

最後再附上作者在我的書上的簽名,"可樂熊"則是我在噗浪Plurk上使用的暱稱。



講座心得:七星潭的美麗與哀愁

By
時間:2010.2.5 19:30~21:30
地點:美崙山公園生態館2樓

很臨時決定想去聽關於七星潭事件的講座,出席計有13位,人數雖不多但是意義上還是有人關心這件事。

這是財團想要開發公共土地的案件,財團當然是因為有利可圖才提企劃,且選了最美麗的花蓮七星潭海岸邊,計畫若能蓋起六星級飯店想大賺一筆,而將計畫書送給縣政府審查,邀集了專業審查人士歷經反反覆覆的提問與財團的回答,在演講者口中,可以得知的是一個無能的政府作為,只想把國土賤賣賺錢,從來不是認真思考,「土地」存在的價值。

這一塊「土地」對花蓮人甚至所有全世界喜愛花蓮的每一位,七星潭所給人看到的視界,總是賞心悅目,在地質、地理學來說,一邊是大陸板塊擠壓造山而成的中央山脈,另一邊則有海洋板塊擠壓成的海岸山脈,兩個山脈之間所形成的縱谷,所呈現的景色怡人不在話下,更是最佳的戶外教室,非常適合讓老師實際帶學生來一堂戶外體驗課程,用親眼來所見我們所生長的環境,這是非常難得的。

過去,美麗的蝴蝶谷是大家可以自由進出,體驗山林大自然的芬多精,現在進出要自掏腰包,這是我們的土地,卻被財團霸占,就是"山也BOT"的實例,現在,正準備上演"海也BOT"的故事,我的高中生物廖美菊老師是真正的花蓮人,年紀也很大,但是我看他在寫反對七星潭事件的文字很感動,下面就是他所寫的:

各位
我已經年老力衰
自從生過一場大病後
沒甚力氣搞環保運動了
但是一看到原來就是把蝴蝶谷圈起來的這個癩蝦蟆
又想要打七星潭這塊天鵝肉時
頓時覺得一股氣從脊椎骨衝升到腦頂
我的頭髮都快要豎起來了
在這種忿怒中
我要請大家一定要合作起來
好好的讓花蓮人知道他們在做甚麼
蝴蝶谷
多美的地方啊
在過去
每個縣民都能自在進出的花蓮美地
自從被圈起來以後
只用來服侍有錢人
我們連夜晚去拜訪當年草地裡的螢火蟲都不行
真是可惡透了
大家幫花蓮的鄉親想像一下
有哪個人喜歡以後買門票去七星潭的
這麼美麗的海岸憑甚麼被他們圈起來賺自己的錢
說甚麼發展觀光
這種發展是剝奪花蓮人的醜行
有誰對這個事件較清楚的人
能否作把資訊整理清楚
我們一起發給全花蓮的人
我一定站出來支持
我退休了
要遊行
一定去
一個火氣被激出來的花蓮環保老兵廖美菊上
2009/9/29
參考:美麗的海邊可以不蓋飯店嗎?http://pa641001.blogspot.com/2009/10/fw.html

花蓮海岸線都在倒退,不是只有七星潭,北濱到南濱,甚至整個東海岸風景區的海岸都是在倒退,過去看一些書討論花蓮的海岸,或許跟興建花蓮港有關,這部分我以後將會再補充。這次財團選在七星潭海邊要興建飯店,反對的理由絕對是非常人性考量,考量的是遊客的安全,尤其颱風季節突然來了暴浪,連氣象局都有預測未來的發生率,是逐漸的增加。花蓮的飯店其實也不少,但是住房率低,政府若真的要改善花蓮觀光旅遊事業,早就該計畫提高、改善住房率,多計畫新型態旅遊方式,旅遊的內容更要創新,鼓勵或補助不同產業與旅遊結合的創新,找點新方法來發展花蓮。賣地、蓋飯店的模式不太適合花蓮,甚至也不太需要。到底我們的縣政府在想什麼?希望過年之後,搶救七星潭聯盟有些不一樣的活動,繼續讓七星潭的發展有更新的方向。

2008/5/6聽李開復博士演講雲端運算心得

By
有機會在網路上看到可以聆聽李開復博士演講的訊息,二話不說就報名了,並於2008/5/6下午來到了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卓越廳親臨現場聆聽。

雲端運算不是新的技術,而是一種概念。我大學的時候,大學同班同學就已經加入這種實驗性的網路活動,那時候他是加入了網路上的社群,利用宿舍網路每天24小時開機,執行特定程式就可以跟全球同時間都在上網的電腦一同進行運算,也算是執行一項任務。或許有稱之為網格運算,就所學的瞭解,也是分散式系統的一種。

這次聽演講實際上收穫不少,尤其講到目前取得水電的方便,未來取得資訊也將會更方便,以目前來說只要有能夠上網的裝置,就可以很方便的收信(Gmail)、看照片(Picasa)、看影片(Youtube)、查地圖(Maps)、即時通訊(MSNGtalk)等,尤其地圖跟商業結合,對於未來的生活將會有不一樣的改變,例如透過手機上網就可以查詢目前所在周邊的店家有哪些餐廳、銀行、便利超商、旅遊景點或旅館等資訊,對商家而言能提供如此方便的店家,相對的也能吸引人潮,對大家都是有利的。 



這張圖來自原來網站的,連結過去可以線上收看當天演講的全成過程,時間長達一小時三十分鍾。相信對於無法親臨現場聆聽演講的朋友而言還算是非常受用的一項福利。

另外其他網友也有去聽的心得,也列出來給大家參閱:
1.twhsi的blog:在雲端碰面--2008/5/6李開復老師台北演講
2.Rider Fairlady Blog:李開復博士 - 雲端運算專題講座筆記+小小心得

慢慢的研究Google之後,發現Google跟生活結合的分不開,甚至很多人跟工作、朋友也結合起來了。當然與微軟過去軟體的結合,又給了大家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