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雲端服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雲端服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如何有效建立blogger的搜尋小工具?

By
利用 blogger 建立部落格是非常簡單與容易的,但是預設的「搜尋框」當真的要搜尋東西時,你會發現怎麼都搜尋不到,過去我在調整我的部落格搜尋工具時,也找了相關的文章,找到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到blogger的後台「版面配置」,先把預設的「搜尋框」移除,然後新增「HTML/JavaScript」小工具,之後在內容的地方輸入下圖的 網頁語法,要記得網址的地方改成自己部落格的網址就可以囉。

看《專訪胡曉東》一文借鏡臺灣的數位閱讀發展的方向

By
關注電子書一段時間,目前最佳的中文閱讀App非屬「多看閱讀」了,其背後的靈魂人物我個人認為是 胡晓东 了,因為他也是北京多看科技公司的創辦人之一,之前任職過聯想,離開聯想的職業生涯,開始創業了,多看就是他創業生涯的一張名片,當然離開自己創業的公司,很多案例都呈現出敵不過資金,敵不過有錢人...吧。目前得知 胡晓东 去了阿里巴巴旗下的 淘宝阅读,擔任的是數位內容相關事業部的總經理,可以感覺到的是他在多看累積的實力,以及其夢想,換個場域,以及馬雲是否給他新舞台讓他發揮,也許讓落後於多看閱讀的淘寶閱讀,可能不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超越了。下面節錄看到一篇專訪的幾個方向,值得參考:

2014台北國際書展 我所參觀到的數位書區

By
國內的發展

在主辦單位安排的數位書區很明顯看到的有三大電信的電子書城,其中【遠傳e書城】攤位可以真正讓參觀者體驗電子書、電子期刊跟使用,包含體驗大螢幕的互動電子書販賣機,不過只要憑門票就可領證品,闖關(參與體驗下載App與下載電子書)還送擦拭布,是最大方的一家電子書店。而台灣大哥大則是利用【myBook書城】佔據攤位來行銷其他的線上服務如:myMusic線上音樂、myVideo雲端影城...等網路服務而已,而中華電信主打【Hami書城】,要闖五關,然後過關可以吃霜淇淋一支,然後用資訊展辣妹整點來show一下,所以我幾乎就跳過沒看了。

用iPad買「多看」電子書經驗

By
再一工作日就要來到 2014 年,對於明年臺灣的電子書的發展會不會更好?老實說,不知道。不過還是希望能越來越好,加油。

iPad上的多看閱讀畫面
今天在 多看阅读 的電子書店網站計算各分類書籍的總數計有約 12,481 本書(含雜誌),其中我下載了 654 本免費(限免)的書跟雜誌,然後今天終於第一次付費買了 1 本多看上面的書,這本《平台战略:正在席卷全球的商业模式革命》人民幣18元,折合台幣88元多,中國亞馬遜電子書的價錢也是一樣,令我好奇的是我該怎麼來買一本大陸的電子書?付款方式本來有難到我,因為在多看閱讀的網站上是用小米帳號的米幣或其相關的充值方式,最常聽過的是支付寶,但是光是申請就覺得有點複雜,亞馬遜就相對簡單,可以直接用信用卡號,不過目前使用多看的時間是最多的。

後來在 iPad上的多看閱讀採用App內建購買的方式,雖然也是需要透過Apple ID輸入信用卡帳號,這個方式我反而很信任Apple的扣款機制,同時解決我免去設定小米帳號米幣的充值或是找朋友轉贈(代墊),而且付款顯示只需要 NT$60,換算起來還比用多看標價人民幣18元(台幣約88元)便宜,然後再把試閱版刪除重新下載就是完整版的了。

結論:iPad買多看的書籍還滿方便的。XD

※繁體版書名則為《平台革命:席捲全球社交、購物、遊戲、媒體的商業模式創新》,七九折台幣300元,紙本,可惜無電子版(其實買簡體版電子書就很值得)。


發表於Facebook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ebookbase/permalink/10152111599609883/

非商業使用,免費提供電子書的網站

By
從 2012 年 10 月 24 日(台北時間)凌晨 01:00 開始美國蘋果公司的 iPad mini發表會,當天同時宣布推出 iPad 第四代商品,還有,App 軟體也推出 iBooks 第 3 版,推出的iBooks 3宣稱是針對電子書支援文字直排(中文、日文等亞洲語系)、日文字體、簡體中文字體、社群分享功能。以這樣的支援程度可以了解是針對電子書檔案格式 EPUB3 來推出的功能,當然,以EPUB3規格來說,還有更多的特性,在這次的iBooks 3還沒全部都能支援,當然我想Apple公司有所考量,包然現有的設備本身跑太多功能會不會容易當機之類的考量。(畫面參考:http://goo.gl/l3UDl)

利用Google Sites來快速架站

By
最近兩天使用了Google Sites(協作平台)弄了兩個有網址的網站,就是簡易網站,主要就是簡單設計一個標題用的圖檔,然後稍微調整一下,增加幾個頁面,設定一些選單的配色,然後把網址也設定一下,大概就可以快速產生出一個網站了。

第一個是:電子書實作工作坊,網址是http://ebook.conrad.idv.tw,網域是用我自己的,只有新增一個子網域為ebook而已。本來是從工作坊結業式用的簡單的logo,也因為目前已經進行過兩期的工作坊活動,正計畫第三期活動,明顯感受臉書的方式不是很固定的呈現,所以想想還是找個可以快速產生網站的方式,過去,用過blogger開了幾個站,最近發現Goole Sites用來架站好像也不錯,所以就來試試看了。

時間大概花了一天的時間就可以有了,大概要注意的是,每新增一個頁面,會自動產生拼音的網址,我都習慣再去修改過,讓網址簡單易懂。然後佈景主題內建很多,但是只有白板的主題比較好調整,因為背景底色是白色的,白色的網站簡單好呈現,再搭配一些圖就可以很好看了,其他的主題就相對比較要花時間調整。再來就是橫向的選單,比blogger方便可以多層,但是用Google Chrome瀏覽器使用這個功能會怪怪的,改用Firefox就沒問題,所以大部分都已Firefox來設定。

新增的頁面還有不同的範本,一般頁面就是比較靜態的固定頁面,例外我有用到的是「公告」的範本,因為這樣直接新增新公告,就有點像發佈新聞稿,會有列表顯示,這樣可以查找舊文就會很方便。而「清單」的範本,我則是用再參考書籍的連結,這樣一看就清楚我想推薦或是分享哪些相關的書。另外一個我想提的是,可以移轉管理者及移轉不同的網域,跟blogger一樣,先新增想要移轉過去的管理者,把其email加入,並設定為擁有者,然後再去使用那個被新增為是擁有者的email進去管理,把原來的擁有者移除,這樣管理者就算是完成轉移,而若剛剛加入的email是不同網域下使用Google應用服務的mail,其實也同時從原網域下轉到新網域了,不過我是從A網域先轉到gmail一般帳號,再轉到B網域,不過這是指除了改管理者之外,是在被新增的管理者來使用複製網站的方式進行移轉,每次移轉都會多出一個一模一樣的協作平台網站,最好都要記得去把就的網站給刪除,才不會被其他人不小心發現舊的、沒被更新的網站。

第二個我則是去用我公司網域我自己部門的協作平台,希望把工作相關的東西放上去,以後可以線上管理之外,也可以把網址傳給其他同事,讓他們更容易看到我的紀錄或是專業的參考資料,提昇他們工作上一些技術的東西。

從國家圖書館數位出版品平台看台灣電子書平台現況

By

不知道各位使用過國家圖書館的數位出版品平台系統的閱讀軟體??

找了幾本書(如:『陶爸戲人生 : fun輕鬆世界大不同』時報出版),因為有平台幫他上架並申請電子書的ISBN,據了解很多有上去登記的書是由華藝代為登錄書籍資料,去年我們公司的出版單位被登記為華藝,現在大部分是更正了。但是有一欄是:『連結至其他電子書平台』,每一本華藝在國圖數位出版品平台的書,都是錯誤的(參考連結),二月份參加過華藝的電子書平台銷售分享會,一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華藝到底在搞什麼,登記書籍資料的作業太隨便了,一點也不重視書目資料,然後會在他們辦分享會的場地舉辦餐會,吃的特別的好,像是辦喜宴一樣的豐富,還為他們的灰熊愛讀書網路平台打廣告,還會送文宣紀念品,非常有手段,但是本質服務有待加強。

2012年台北國際書展之新聞局99年及100年數位出版補助成果展(Video)

By
成果展是針對台灣國內的電子書、數位出版產業的發展所提出的補助計畫,99年與100年透過體系輔導計畫,產生了四千多本電子書,但是因為平台過多,反而是分散讓使用者不便,平台多反而不是好事。

以下是2012年2月4日下午於世貿一館二樓第五會議室所進行的實況錄影:



當然,數位出版的流程需要大改變,可惜,基礎建設應該是建立電子書檔案與平台的交換標準,沒有標準,未來發展還是會很混亂的。硬體真的不是重點,因為硬體將會是消耗的設備,但是根本在於內容的標準,就像網路通訊有標準,讓數位訊息可以廣泛流動。電影、電視、動畫、音樂等影音格式,已經有很多標準的格式在採用,電子書檔案/內容格式,更應該多深入了解美國書業制定的相關標準,是很重要的。

四千多本電子書,此次影片沒說的,99年度的時候10家廠商輔導146家出版社,產生出3521本電子書;去年100年度8家廠商輔導124家出版社才只有814本電子書。參考檔案:http://d.pr/zFeq

微軟將關閉線上部落格-分享空間Windows Live Space

By
剛剛是從 重灌狂人的網站上看到此消息:微軟將關閉Windows Live Space部落格服務,建議用戶轉往WordPress,而我自己的分享空間,雖然三不五時還是有放一些內容上去,不過實際在使用的時候真的只能說超級卡的,2005年1月我就已經開始使用MSN的Space,後來因為微軟推出live.com的服務,所以又整合在live裡面了。

不過我早在2006年8月開始就因為Gmail的帳號而去嘗試使用blogger,不過當時比較流行的是無名的部落格,加上也是因為很多大學時代認識的朋友都有無名部落格,所以使用部落格的重心就在無名的平台上了。

我的Live Space分享空間:
http://vipconrad.spaces.live.com/

我的無名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conrad


曾經也試過架站軟體+部落格模組,但是太花時間跟投入設備,不如選個穩定且能見度高的BSP(部落格服務平台),其實我還用過痞客邦、早期的樂多(蕃薯藤合作的)跟現在的天空部落格,不過總是覺得網址都是掛在人家網站下面,反而沒有辦法像blogger一樣可以使用自己的網域當做是專屬部落格網址,當然,使用wordpress也是很多愛好者,不過我卻偏愛使用Google整合在一起的服務,所以就沒去用wordpress了。

雲端掃毒服務

By
掃毒現在應該需求不大,不過身為MIS的人可能還是需要強而有力的掃毒工具,解決公司使用者中毒的問題,不過使用上是一定得要有網路連線才行的,有些防毒軟體已經推出雲端病毒碼更新,隨時都在更新資料庫,比過去至快一天的更新速度相對好許多。


[雲端掃毒服務]
請注意,線上掃描多半需要windows admin的權限,部分掃描服務僅對能用 IE瀏覽器:

1. 賽門鐵克  (Symantec Security Check) 點選此處啟用
2. ESET  (ESET Online Scanner)  點選此處啟用
3. 趨勢科技  (Trend HouseCall 7.1) 點選此處啟用  (注意, 中文版要錢, 英文版不用)
4. 熊貓 (Panda activescan 2.0)  選此處啟用
5. 麥克菲 (McAfee FreeScan) 點選此處啟用
6. 卡巴斯基 (Free Virus Scan)  點選此處啟用
7. 大蜘蛛 (Dr.Web Online Scanner) 點選此處啟用
8. BitDefender Online Scanner 選此處啟用
9. Comodo Free online Scanner 點選此處啟用
10. CA online threat scanner 點選此處啟用
11. 瑞星免費在線查毒 點選此處啟用
12. 金山免費在線查 點選此處啟用
13. 江民免費在線查 點選此處啟用
14. 微軟 (Windows Live OneCare)  點選此處啟用
15. F-force (Online Scanner) 點選此處啟用


原文連結:http://avasttw.blogspot.com/p/15.html

邀請使用 Dropbox 可同步多台電腦的資料夾,方便商務人士使用!!

By
We're excited to let you know that Conrad Peng has invited you to Dropbox!

Conrad Peng has been using Dropbox to sync and share files online and across computers, and thought you might want it too.

Visit www.dropbox.com to get started.

- The Dropbox Team

2008/5/6聽李開復博士演講雲端運算心得

By
有機會在網路上看到可以聆聽李開復博士演講的訊息,二話不說就報名了,並於2008/5/6下午來到了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卓越廳親臨現場聆聽。

雲端運算不是新的技術,而是一種概念。我大學的時候,大學同班同學就已經加入這種實驗性的網路活動,那時候他是加入了網路上的社群,利用宿舍網路每天24小時開機,執行特定程式就可以跟全球同時間都在上網的電腦一同進行運算,也算是執行一項任務。或許有稱之為網格運算,就所學的瞭解,也是分散式系統的一種。

這次聽演講實際上收穫不少,尤其講到目前取得水電的方便,未來取得資訊也將會更方便,以目前來說只要有能夠上網的裝置,就可以很方便的收信(Gmail)、看照片(Picasa)、看影片(Youtube)、查地圖(Maps)、即時通訊(MSNGtalk)等,尤其地圖跟商業結合,對於未來的生活將會有不一樣的改變,例如透過手機上網就可以查詢目前所在周邊的店家有哪些餐廳、銀行、便利超商、旅遊景點或旅館等資訊,對商家而言能提供如此方便的店家,相對的也能吸引人潮,對大家都是有利的。 



這張圖來自原來網站的,連結過去可以線上收看當天演講的全成過程,時間長達一小時三十分鍾。相信對於無法親臨現場聆聽演講的朋友而言還算是非常受用的一項福利。

另外其他網友也有去聽的心得,也列出來給大家參閱:
1.twhsi的blog:在雲端碰面--2008/5/6李開復老師台北演講
2.Rider Fairlady Blog:李開復博士 - 雲端運算專題講座筆記+小小心得

慢慢的研究Google之後,發現Google跟生活結合的分不開,甚至很多人跟工作、朋友也結合起來了。當然與微軟過去軟體的結合,又給了大家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