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epub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epub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灣生回家》之 Google Play 圖書 電子書推出文字重排版 使用經驗

By
三月時寫過一篇跟此書《灣生回家》有關的心得小文章,這次再來寫一下購買這本書的電子版的經驗分享及呈現的效果。

圖片來源:《灣生回家》臉書 https://goo.gl/onDOpz

得先提一下會寫下這篇文章的真正原因是,今天5/29晚上要來參加這場講座「"灣生回家"最後一場加碼:5/29信義學堂」,加上自己只有買電子版沒有買紙本書,更加上自己又熱心推廣電子書的發展,一定要自己來帶頭一下,只要有出電子版,且在品質較好的平台上(如 Google Play 圖書、PUBU 電子書城 或 一直聽說要開卻開不了的台灣的 Apple Bookstors 等...),我是願意嘗試並付費與體驗的。

圖一:購買下單之email通知,當時只有Scanned pages的版本。
圖二:近日Play 商店之書籍介紹已提供 Flowing text 版本。

圖一為三月份我透過我的Google帳號(設定好Google Wallet綁信用卡)直接在手機的Google圖書(Play商店服務之一)按下購買,很快的就取得這本書的 Scanned pages,即掃描版本電子書,然而近日若在從 Play 商店看這本書的資訊會發現已經提供了 Flowing text (文字重排) 的版本了(圖二)。

當初買到的書籍只有掃描版本,呈現的會是跟看紙本書的版面接近一樣,但是手機畫面太小基本上要看清楚內容的話必須要雙擊畫面來放大,但是只要一放大就只會有局部的畫面,這是掃描版本的缺陷,昨天再開啟這本書時則是可以呈現文字重排的內容,當然在手機App的介面亦可切換成文字重排的版本。見圖三、圖四、圖五。
圖三:手機開啟呈現的掃描版本,版面跟紙本書一致,但是跨頁的設計是無法呈現的。

圖四:點擊畫面中間可出現右上方的進階功能按鈕,有目錄、字型版面調整跟查詢等功能。

圖五:最右上角的按鈕亦可切換掃描版本與文字重排版本。


在圖一可以看到寫了"Best for: Web, Tablet",如果有七吋以上的平板或是 iPad 的話,開啟掃描版本會比較像是在看紙本書版面的感覺,畢竟紙本書有經過專業排版,但是文字就是被固定住了,放大想看更清楚勢必都是只有局部呈現,較小的平板看其實說真的也不是說很清楚。圖六、圖七所呈現的便是在五吋的蝴蝶機一代所呈現的畫面,文字字型為預設,標題部分有顏色的設定,文字大小清晰甚至還可以依個人喜好再去調整大小。

圖六:切換成文字重排的版面預覽

圖七:文字重排之後手機的畫面呈現清楚的文字內容。
Google Play 圖書對於使用者而言最方便的莫過於幾乎在任何可以連上網路的載具上面都可以閱讀已經購買的書籍,而且還不限制所使用的裝置數量,本來對於有權限進入該平台的使用者本來就不應該限制,這才是帳號控管的基本原則,可惜國內跟圖書館有關的電子書服務供應商思維(或不合時宜的法規限制吧...)總是無法突破,所提供的平台服務當然也限制使用者在很多方面的使用環境,其實在是對國內整個電子書發展滯礙難行最明顯的表現。另一方面,因為過多的限制,便很難持續改善到讓使用者滿意的體驗,儘管每年持續透過政府採購的流程拿到一些合作案子,每每推出的系統介面都是以桌上型電腦使用者為主,很多時候都排除行動載具的使用者,殊不知行動裝置使用者成長速度之快,無法透過手邊裝置來使用的平台,就會是被淘汰的。


圖八:電腦版Chrome線上閱讀畫面,並設定Chrome使用思源字體。


圖九:Chrome線上閱讀,文字增大,更適合年長者閱讀。
圖八、圖九兩張便是使用電腦的Chrome瀏覽器來進行線上閱讀,並且我把Chrome預設的字型採用的是 Google 跟 Adobe 推出的思源黑體字型(可參考這篇),是滿適合螢幕閱讀的一種字體,中文書裡常把西元年的數字「零」用「○」呈現,Android手機預設系統字體一開就會變小,不太好看,若Android裝置未來能預設有思源字體的話,相信會是大幅度的改善中文字體的呈現效果。

很高興的是,還是有出版社能持續的對於書籍提供了 固定版面(掃描版面,屬PDF) 與文字重排(應屬於EPUB)的兩種格式,此書為遠流所出版的,於今年423的世界閱讀日也積極的行銷推廣在其投資的「台灣雲端書庫」的電子書平台,相信他們有了解到使用者閱讀文字重排版本的電子書相關的體驗是不容忽視的,當然也希望更多出版社也多考慮這一領域,雖然對於從事編輯的人來說肯定是工作量的增加,但是也不需要恐懼甚至排斥,勇敢面對積極學習相關細節的製作,才是表現專業的出版水準與態度。

[演講筆記] 聽董福興講:「從圖像到結構:談當代電子書格式」

By
今天至文化大學進修推廣部來聽跟電子書有關的課,是由董福興來主講,由文大推廣教育部廣告系、資管系跟中國印刷學會一起主辦的,也是對於紙本書到電子書演進與發展來觀察是滿完整的內容。

非商業使用,免費提供電子書的網站

By
從 2012 年 10 月 24 日(台北時間)凌晨 01:00 開始美國蘋果公司的 iPad mini發表會,當天同時宣布推出 iPad 第四代商品,還有,App 軟體也推出 iBooks 第 3 版,推出的iBooks 3宣稱是針對電子書支援文字直排(中文、日文等亞洲語系)、日文字體、簡體中文字體、社群分享功能。以這樣的支援程度可以了解是針對電子書檔案格式 EPUB3 來推出的功能,當然,以EPUB3規格來說,還有更多的特性,在這次的iBooks 3還沒全部都能支援,當然我想Apple公司有所考量,包然現有的設備本身跑太多功能會不會容易當機之類的考量。(畫面參考:http://goo.gl/l3UDl)

「雲端圖書館.遇見電子書」第一場座談會-台北場

By

今天去聽了上午的,針對主題「雲端圖書館.遇見電子書」來說,在會中會聽到有國圖、國中圖、跟北市圖,不過現場好像只見北市圖館長在推銷現有的電子資源的服務,沒別的...

擺在會場外的就是有跟北市圖合作的幾家電子書平台業者的展示,我沒有去看,我只是想知道上午的座談會跟館長的報告之間,有沒有什麼具體發展的可能性,看起來是,還很需要大家努力了。

比較特別的是,從館長的演講分享,北市圖是唯一一家公共圖書館有提供OverDrive服務的,也還好我自己有北市圖的帳號可以使用,在iPad上裝個App就可以免費借閱線上的有聲書,也包含可以借哈利波特原文電子書,重點是採用adobe epub跟mp3,借書下載的速度快很多,比國中圖的電子書App借書更方便。另外若想看OverDrive的影片,則可以在電腦安裝相關的軟體,也可以免費借閱。是練習/學習英語很棒的方法。

大家若有北市圖的證號,也可以多試試看OverDrive電子書服務。

北市圖OverDrive電子書:http://taipei.lib.overdrive.com/

電子書EPUB3直排顯示實作探討

By
根據臉書社團-台灣電子書研究基地的EPUB技術專家董福興(以下用董哥代表)寫的這一段話:「根據搜尋,樂天eBookstore裡有18,894本日文書,其中免費書有12,537本,等於2/3免費。其中來自青空文庫的書有10,741本,等於來自出版社的僅有7,153本。基地裡有誰想來開個中文公版書庫建製計劃嘛?」(討論連結)
根據上述這樣的計畫推想,董哥也實際動手實作了一個符合EPUB3且可以直排顯示(包含註釋)的範例電子書,也是公版書(是從好讀網站抓取EPUB2的檔案):魯迅的《吶喊》,有興趣者可以從此處下載,進行拆解來實作自己的直排電子書。

然而即使有EPUB3可顯示直排的電子書檔案,還需要搭配可以正常顯示的閱讀設備,在此董哥文章中寫到:「最好的閱讀工具還是Google Chrome加上Readium,以及iOS上的Kobo App。」
因此接下來我以new iPad的畫面來解說EPUB3所呈現的效果:
將檔案放在我的Dropbox,然後透過new iPad的Dropbox下載,就可以很輕鬆的從KOBO App開啟,
KOBO App直向畫面:

KOBO App橫向畫面:

KOBO App開啟呈現至少內文是ok的,不過若是有注釋的功能,就無法在KOBO中有作用,倒是iPad內的iBooks開啟電子書,註釋顯示的畫面如下:

可以顯示註釋,但是還不支援從右翻到左,所以文章只看的到第一畫面,後面的內容看不到。所以很清楚的可以理解到,在iPad上現有的電子書App,在支援EPUB3的部份都還是半殘狀態。

下面在提供另外一個平台:凌霄的iOS App,一樣是開啟董哥所改過的EPUB3《吶喊》電子書所呈現的畫面,可以看到內文,但是部分標點符號會轉向,轉的跟我們習慣看直排書的畫面不一樣,一樣也沒有注釋連結的效果。
凌霄直向畫面:

凌霄橫向畫面:


個人觀察:
  • KOBO在標題字的呈現,採用了不一樣的字體(不知道是否是董哥修改過的),而iBooks跟凌霄的字體,則是預設的明體字體。
  • 針對內文的顯示部分,除了iBooks翻頁設計還未支援右起左翻,所以只看的每篇文章的第一個畫面,無法呈現每篇文章的完整內容。而KOBO可以呈現完整內容,但是好像到了每篇文章的後面部分,會有被畫面切掉的感覺,直向跟橫向都會有,可以仔細看看。凌霄看起來顯示直排的功能正常,只是部分標點符號不是順著直排顯示,而是轉了九十度了。
  • 註釋的呈現,只有iBooks可以顯示,而且畫面也不錯,其他兩個都不支援,需要改進。




20120501--epub class

By
喔喔,這幾天沒寫日記,金拍謝~~
今天五一勞動節,所以放假一天,但是今天居然會在7:30自己跳下床醒來,以為上班要遲到了,然後看看手機之後才醒來,意識清楚今天放假一天,但是因為日光太強,窗外工地聲音吵雜,想要去睡回籠覺肯定也睡不著,重要的是,下午還要去講EPUB電子書製作的課,賺個零花錢,所以整個早上都在備課。
沒想到,自己也被叫做是老師了,這是我第二次去講課,一樣還是講EPUB,不過學習單位的目的根本不在於EPUB製作呀,而是針對PDF固定版面的內容製作文宣品性質的互動式光碟,是要有翻書效果、可以註記筆記,有書籤功能,還要可以跨平台的電子書,不過展示給我看的電子書樣品,不過是PDF跟Flash的swf檔案,我有認識一家專門做這個,直接牽線兩家合作算了,哈哈。
以上,大概就是今日五一勞動節,值得我寫到日記上的事情了。

如何製作EPUB3的電子書?-介紹篇

By
基於我在網路上搜尋與了解,目前已經有不少人都在學習製作電子書,但是電子書格式非常的多,有標準格式如PDF、EPUB,也有一些私有格式如Amazon的KF8或mobi、Apple的iBooks、還有一堆沒聽過的,今天在Google+(Link)上看到有人是用對岸的軟體來製作Zmaker電子書,然然Zmaker只不過就是呈現有像Flash翻頁效果的電子刊物,那我就會推薦台灣的gogofinder或是美國網站issuu.com的服務了,我自己工作上選擇的是用issuu,是目前速度(下載傳輸或是翻頁速度)最快的。

此次,為何我會寫針對EPUB3的電子書製作為主?因為從去年10月IDPF推出EPUB3規範之後,大概在11月份下旬由資策會的修改者提供給我所舉辦的電子書實作工作坊參與成員,同時也開放在經濟部工業局雲端應用產業推動計劃網站的電子書專區(網址:http://www.cloud.org.tw/?q=node/6),目前也是主要用來製作EPUB電子書的工具Sigil,Sigil正是大部分網路文章會寫到用來製作電子書的工具,但是通常會因為幾種狀況,文章作者都會寫到Google的那個版本,是比較新一點,但是無法製作出EPUB3規範的epub檔案,也就是說,僅僅可以製作出符合EPUB2的epub電子書檔案。

EPUB2 跟EPUB3有什麼差別呢?參考對岸的文章「epub3比epub2格式增加了哪些功能?」:
EPUB3與EPUB2
和EPUB2對比上,EPUB3增加了如下功能:
  • 支持多媒體格式,可在電子書裡面播放視頻、音頻內容
  • 支持現實數學格式等複雜的文本內容
  • 支持文字朗讀技術
  • 支持非羅馬文字格式,比如日語、漢語和阿拉伯語,讓這幾種語言格式的電子書內容被檢索
  • 更好的支持DAISY 有聲書標準,為盲人提供聽書服務
從技術上說,EPUB3的變化有:
  • 新增對HTML5、CSS3 的支持
  • 支持EPUB 內嵌字體
  • 支持SVG 圖形文件標準
  • 支持元數據
  • 支持MathML 語言
  • 電子出版影響
所以簡單說,EPUB2是屬於文字書,還可以放圖片的文字書為主,而EPUB3則可以放聲音檔、影片檔、可以有數學公式、也包含朗讀技術(需要瀏覽軟體支援)等特性,技術上更支援HTML5、CSS3,則已經是可以產生互動多媒體的電子書了,不會是靜態呈現或是僅僅翻頁特效的電子書了。

了解格式的差異之後,就是取得製作的工具,我這篇文章寫的工具將會是以經濟部工業局雲端應用產業推動計劃網站的電子書專區的Sigil-0.3.4.3這個版本為主。
下載網址:http://www.cloud.org.tw/?q=node/6,網頁往下拉到 中文電子書工具下載
會看到
需不需要中文包?我認為不需要中文包,建議直接使用英文介面為主,為什麼,因為下面我會提供給各位的是我所改編的使用手冊,使用的就是英文介面,且功能也不是非常的多,英文介面也不會太難懂,所以我建議是直接使用英文介面就可以了。

如果你之前安裝過Sigil軟體,不管是什麼版本,我建議你就直接移除,再重新依照我上面所列的下載Sigil-0.3.4.3這個版本,因為這版本也是資策會諸多專家認為問題較少,又可以產生出EPUB3的工具,其他版本有需多奇奇怪怪的問題,又無法產生EPUB3,會在你使用的時候徒增一些困擾。

針對Sigil的操作方式,我過去改寫過,提供給各位,但是僅僅也只是針對文字書的編輯操作來介紹,還請大家先參考使用,Sigil(-0.3.4.3)使用手冊下載網址:http://d.pr/C1DQ重點在於這個版本可以另存成EPUB3的格式,別的版本都不行唷~~

未來針對電子書放入聲音、影片或是其他功能效果,我研究研究先,希望日後可以寫文章出來分享給各位參考,若有問題歡迎來信給我,謝謝。

2012年台北國際書展之新聞局99年及100年數位出版補助成果展(Video)

By
成果展是針對台灣國內的電子書、數位出版產業的發展所提出的補助計畫,99年與100年透過體系輔導計畫,產生了四千多本電子書,但是因為平台過多,反而是分散讓使用者不便,平台多反而不是好事。

以下是2012年2月4日下午於世貿一館二樓第五會議室所進行的實況錄影:



當然,數位出版的流程需要大改變,可惜,基礎建設應該是建立電子書檔案與平台的交換標準,沒有標準,未來發展還是會很混亂的。硬體真的不是重點,因為硬體將會是消耗的設備,但是根本在於內容的標準,就像網路通訊有標準,讓數位訊息可以廣泛流動。電影、電視、動畫、音樂等影音格式,已經有很多標準的格式在採用,電子書檔案/內容格式,更應該多深入了解美國書業制定的相關標準,是很重要的。

四千多本電子書,此次影片沒說的,99年度的時候10家廠商輔導146家出版社,產生出3521本電子書;去年100年度8家廠商輔導124家出版社才只有814本電子書。參考檔案:http://d.pr/zFeq

EPUB電子書實作工作坊活動有感

By
從10月5日我在台灣電子書協會台灣電子書研究基地臉書社團舉辦了一個電子書實作的工作坊,主要邀請了資策會推動、制定EPUB規範的專家呂卓青大師來幫我們介紹EPUB跟電子書的淵源與核心概念,當天是見面會也是分組的開始,然後我們安排11月、12月以及2012年的1月(1/11將是此期工作坊的結業式成果發表會)都會進行一次實際的聚會,並安排專題演講以及各組的分享。

週日搭火車使用E-INK Reader閱讀體驗

By

週日我從花蓮搭車回台北,花蓮-羅東這段一個小時的時間,我是用綠林的易讀機看書,因為自強號車廂內燈光明亮,所以持續看一個小時都還不覺得累,因為自己是買協會的優惠機,內建1000本電子書檔,我正在讀的書是洪蘭教授寫的〈大腦的主張〉,雖然不是epub格式而是pdf格式,但是透過字體放大的功能來閱讀文字,其實很方便,其實是擷取文字來顯示。

我個人閱讀不一定都會需要廳音樂,這台閱讀器也很簡單,可以單手拿也可以單手進行換頁,非常方便。體積也不大,車票還可以夾在機器與皮套之間,如過皮套內側在修改設計過,可以放一些卡片,如悠遊卡,或照片,應該就更棒啦...哈

在日本,肯定會有更多的epub電子書可以閱讀,之前我買過kobo ereader,可惜不支援中文電子書檔,不過綠林的易讀機可以看中文,還可以看日文,剛剛把OnDeck Weekly的epub放到閱讀器來看,可以顯示日文。

如何製作ePub電子書系列~~

By
以下 如何製作ePub電子書系列~~ 文章,是我在臉書:台灣電子書研究基地(http://www.facebook.com/groups/ebookbase/)所蒐集整理的,在此也分享給大家參考。

2011/09/08
新增 T客邦 自製ePub電子書系列文章:

自製ePub電子書(上):認識電子書格式之爭
http://www.techbang.com.tw/posts/2467-home-epub-e-book-on
自製ePub電子書(中)--eCub:用eCub建立ePub格式電子書
http://www.techbang.com.tw/posts/2469-home-epub-ebook-in
自製ePub電子書(下)--Calibre:用手機、筆電看你的電子書
http://www.techbang.com.tw/posts/2471-home-epub-e-book-be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