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網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網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學習網頁前端的資源

By
這篇 看到跟網站技術有關的文章,尤其是想要學習更專精的網站技術者,相信看了一兩篇就會有感覺:所學不足!
 

以下收錄未來要花時間多自學的資源網站:
待續...(隨時來補充)

HPX讀書會聚會(咖啡館)地圖

By
寫在自己的部落格記錄一下。

臉書「HPX網站企劃讀書會」原文件網址:http://on.fb.me/1wqcS3R

文件標題:HPX讀書會聚會地點, by Conrad Peng
內文:
感謝清吉, HPX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從門外漢到專業扮演團長大大從沉底PO文中找出來,更感謝原PO作者 Conard Peng,佛心來著,真的!!!

P.S. 周一到周五間的讀書會別忘要先跟店家確認打烊時間喔! ^___^


今天要來試一下嵌入地圖,也開放這個咖啡地圖讓大家一起共同來編輯店家資訊。
線上編輯網址:http://goo.gl/DzRgzk


推薦線上課程資訊:「成為資料工程師最初的 28 堂課」

By
近日從 iT邦幫忙 鐵人賽上看到有「成為資料工程師最初的 28 堂課」的系列文章發佈,其中這篇「資料工程師第 3/28 課: 資訊架構學與圖書資訊學」是我最早看到的,主要講的是資訊架構學的內容,跟我過去參加讀書會或者想學習圖書館學相關資訊有關的,我個人是非常感興趣的。

如何有效建立blogger的搜尋小工具?

By
利用 blogger 建立部落格是非常簡單與容易的,但是預設的「搜尋框」當真的要搜尋東西時,你會發現怎麼都搜尋不到,過去我在調整我的部落格搜尋工具時,也找了相關的文章,找到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到blogger的後台「版面配置」,先把預設的「搜尋框」移除,然後新增「HTML/JavaScript」小工具,之後在內容的地方輸入下圖的 網頁語法,要記得網址的地方改成自己部落格的網址就可以囉。

看《專訪胡曉東》一文借鏡臺灣的數位閱讀發展的方向

By
關注電子書一段時間,目前最佳的中文閱讀App非屬「多看閱讀」了,其背後的靈魂人物我個人認為是 胡晓东 了,因為他也是北京多看科技公司的創辦人之一,之前任職過聯想,離開聯想的職業生涯,開始創業了,多看就是他創業生涯的一張名片,當然離開自己創業的公司,很多案例都呈現出敵不過資金,敵不過有錢人...吧。目前得知 胡晓东 去了阿里巴巴旗下的 淘宝阅读,擔任的是數位內容相關事業部的總經理,可以感覺到的是他在多看累積的實力,以及其夢想,換個場域,以及馬雲是否給他新舞台讓他發揮,也許讓落後於多看閱讀的淘寶閱讀,可能不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超越了。下面節錄看到一篇專訪的幾個方向,值得參考:

聽 PUBU執行長 講電子書與雜誌閱讀新樂趣

By
今天(2013/12/8)下午到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十樓會議廳參加了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主辦的電子書講座:「發現電子書。雜誌閱讀新樂趣」 ,由北市圖協辦與提供場地,邀請 PUBU電子書城創辦人暨執行長 蔡競賢來主講。

首先針對該場地:北市圖總館十樓會議廳,沒有提供 WIFI 上網環境,即使是 TPE-Free 公用無線網路,也是看的到也無法順利連上網際網路,這在推展數位閱讀最重要的基礎服務,如此缺乏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建置這樣的網路其實非常簡單也不會花多少錢。連主講者在使用行動載具要進行連線都得使用自己的 3G 來上網,又因為樓高與附近基地台訊號不良,連我自己使用中華電信 3G 也是連線品質不良,圖書館要談電子書,看來對於相關的基礎設施都無法清楚了解,更不用談改善。很多人,尤其是資深的圖書館、出版產業,都只在意「版權」,缺忽視很多「版權」之外的重要的部份。

會來參加還是對 PUBU 在推廣數位閱讀這一方面的推動,感覺是持續不斷的在耕耘,創辦人本身也有資訊工程的背景,使用者若是在使用平台或是閱讀軟體有問題,以資訊技術來講是都可以克服,但是必須要能夠有更多的推廣,尤其是網站平台的使用,行動載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讓更多民眾是喜愛閱讀,且能更容易閱讀,需要鼓勵更需要使用者願意能回饋改進之處,結合網路社群可能會是個機會,這部份在三大電信的書城來說似乎看不太到,但是幾家如 PUBU 努力這麼多年的小公司,算是不容易的。

 活動海報

我自己在關注電子書這塊同時,目前使用最多的平台是大陸的多看閱讀,當然跟PUBU可以稍微湊上一些相關:
  1. PUBU與多看在 App的顏色相近,都是選擇橘色的,而iOS的iBooks最近也是橘色,算是巧合嗎?
  2. 提供跨平台閱讀,跨載具閱讀,PC/MAC、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iPad都可以閱讀,當然多看早期是依附在Amazon Kindle閱讀器上的軟體,對於喜歡類似紙本書閱讀的讀者來說,相對的比較不傷害眼睛,是優於 PUBU的。
  3. PUBU與多看的核心業務都是在做數位閱讀,也都是螢幕閱讀(多看稱之為屏閱讀),提供使用者不同與紙本的閱讀體驗,PUBU還可以讓註冊的會員可以自行上架電子書來進行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銷售,多看則持續提供給使用者很好的閱讀體驗,還有每日一限免來推展數位閱讀,進而引導使用者未來能願意付費購書。
多看閱讀 在 iOS 上的圖示


iPubu 在 iOS 上的圖示


然而在今天聽講的同時,自己也拿起iPad來進行 iPubu 跟 飽讀電子書 的App,覺得需要改進的地方是:

  1. 只能將iPad直拿,不像多看直拿/橫拿都沒問題。
  2. 過多養眼的雜誌封面,是否有助推動數位閱讀?
  3. 書架的呈現是否必要?在多看與iBooks的App來看,現在都不是用虛擬書架的樣式來呈現了。
  4. 多看可以用雙指在螢幕上下滑動即可控制顯示的亮度,這是很棒的設計,PUBU的App則沒有。
  5. 多看提供不同的字型可下載讓使用者切換,PUBU似乎也沒有。
  6. 多看提供很多免費的期刊,尤其精品閱讀時光更是能持續了解小米與多看的合作發展、技術交流,PUBU則較少製作精美的免費期刊可下載,而且是能討論到 UI/UX設計相關的書籍。
  7. 多看只要能透過帳號都入App或是網站,就可以閱讀,PUBU的的帳號管理規定最多僅四台裝置(需綁定)可同時閱讀,某種程度也算是一種限制,而非鼓勵數位閱讀。

感覺PUBU可以改善的地方不少,當然衷心希望的是能夠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提供線上購書甚至月租方案,其實都不錯,甚至週租方式聽聞也正在測試進行,搭配現在正進行的每週五喝咖啡、讀電子書活動結合Facebook的互動活動,需要更積極的推動數位閱讀。

向2012年說:Bye Bye

By
我從沒選年尾終日(12/31)寫部落格文章,不過曾經寫過Happy New Year文章,當時(2008年)我在香港工作,也是第一次在香港過跨年,其實一樣很平常的渡過,倒是結束香港工作再次回到香港旅遊兼玩樂,才有真正的在香港跨年。
2011年,因為參與籌備成立「臺灣電子書協會」,從二月到九月,是籌備階段,九月之後成立則相對其他在出版界資深的前輩,我透過臉書社團跟協會名義舉辦幾場小活動,包含分享會、電子書實作工作坊等,工作坊因為從十月開始然後到(2012年)一月份結束,所以說去年我怎麼慶祝跨年活動?老實話我不記得了><
那,2012年我在電子書協會做了什麼?其實真的一點都沒做什麼。因為這一年,有由文建會改制的文化部成立,找了很有關係的單位辦了一系列活動,對於我們這些網路好奇與小小熱情的個人,實在也難舉辦太多活動。而,更重要的因素是,這樣登記有案的協會,內部在財務管理出現很大的問題,尤其是因為實際跟經費管理直接有關係的人,讓我看不過去,即使我身為理事之一,但是其他在此相關領域待更久的人士,有的是總經理、有的是圖書館長,處理方式讓人看了都會覺得過於包庇,所以,這一年的「臺灣電子書協會」,不僅我沒想推動任何活動,協會本身也沒人願意真正想辦活動。
想起2011年籌備前,真的是比較多人會在網路上或是下班之後,都會願意安排聚會進行討論,不過,推舉理事長的方式太過不透明,難怪之後找了沒經驗的人來擔任秘書長,現在換人了,仍然最缺乏的就是透過網路社群媒體跟臉書社團互動,因為,對他們來說沒有市場、或是沒有價值。
只希望,2013年新的秘書長有新的作為,讓協會有新氣象、新活力。

2012年,因為不用費心辦協會活動,所以回到HPX網站企劃讀書會參加了「開放式領導」的讀書會,談的是網路社群應用的概念,美國探討「心態」是很多樣的,也很生活化了,因為天天用臉書、twitter、部落格等,已經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也是自己或是組織可以隨時來發聲最好的方式,同時也可以不比過渡依賴「商業媒體」,自己就可以透過網路發佈自己的觀點。
回想今年的HPX活動,五月份的HP36邀請的是沈芯菱來分享她投身公益活動不間斷的動機與願景,最讓我印象深刻,只要有聽過她的演講,不管大大小小,從其內容一定會很有感觸。雖然HPX活動性質偏向跟網站企劃相關領域,如果不是有相關性的,會吸引進來參加不是這麼容易,不過其實像是讀書會本身有很多參加的人,也都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來參加,誠心說,這還是值得來參加的活動。
而四月份有機會報名參加在臺南成功大學舉辦的PanSci活動,這也是從網路上看的,也是值得推薦大家有空無聊時就要多看的,讓自己多點科普常識,若更能對少許議題產生興趣想多了解,都很好!

2012年,如果說透過網路,已經展開自己的多元學習,我想,2013年應該更要持續這樣的學習。六月份因為有機會賺外快,所以也買了一台new iPad,確實也讓我可以穫得更多我想知道以及更多我想不到的訊息。寫到最後,我想2013年持續學習,是給自己的期許。
ps.這篇全文用iPad輸入的。見圖。XD

iPad上的blogger app可以編修文章,不錯用。

By
這篇正是使用iPad來進行輸入文章、發表與編修。而且不像過去是iPhone的介面,畫面在iPad上顯示舒服多了。
順便也測試附圖,附圖為畫面截取,雖然整個灰灰的,但是就功能上來說,還算方便,加上new iPad的速度不慢,用起來比EeePC順多了。只有輸入法因為是用注音,iOS的注音還是沒有Yahoo!奇摩的注音好用,主要是跟虛擬鍵盤有關係的吧?
若是以iPad來進行長時間的輸入,可能會需要買個藍芽鍵盤作為輸入裝置會比較好,虛擬鍵盤只適合打極短篇啦〜



非商業使用,免費提供電子書的網站

By
從 2012 年 10 月 24 日(台北時間)凌晨 01:00 開始美國蘋果公司的 iPad mini發表會,當天同時宣布推出 iPad 第四代商品,還有,App 軟體也推出 iBooks 第 3 版,推出的iBooks 3宣稱是針對電子書支援文字直排(中文、日文等亞洲語系)、日文字體、簡體中文字體、社群分享功能。以這樣的支援程度可以了解是針對電子書檔案格式 EPUB3 來推出的功能,當然,以EPUB3規格來說,還有更多的特性,在這次的iBooks 3還沒全部都能支援,當然我想Apple公司有所考量,包然現有的設備本身跑太多功能會不會容易當機之類的考量。(畫面參考:http://goo.gl/l3UDl)

衝突管理

By

[臉書原標題]從新聞事件:圖書館咆哮女,來學習衝突處理與開放式領導...

昨天晚上是先從台大批批踢BBS看到有人po文山圖書館的影片,隨後我也在臉書上轉貼了。隔天上午就有新聞媒體開始播報了,主要也是影片確實很有社會新聞的條件,但是,非常不鼓勵到圖書館的時候,不關手機,大聲嚷嚷,無視其他人存在的這種行為發生。

新聞標題:ETToday「咆哮女遭檢舉大鬧圖書館 失控高喊神經病萬歲」(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830/95938.htm),影片連結:(http://youtu.be/mRKXia-dRO4)

影片與新聞都可以知道,對於事件的當事人,並沒有把她趕出去,只是第一線的圖書館員面對這樣的讀者,第一位的館員的態度,其實也是很值得敬佩的。而我們觀看這影片的當下,一定更會希望後來的轄區員警能夠依法執行公權力(BBS有網友提到社會秩序維護法,參考註一)

不過,這樣類似的讀者問題,從國立台中圖書館館長呂春嬌在臉書上分享的11點,值得我們參考與學習:

  1. 道歉
  2. 傾聽
  3. 認同她部份想法
  4. 表達本館為難之處
  5. 重申重視她的意見與感受
  6. 承諾改進
  7. 建立朋友關係
  8. 通完電話後再補一封email致謝
  9. 留下聯絡方式做為"專屬"窗口
  10. 明白表示日後再申訴的管道 以免再波及同仁或長官
  11. 有機會要不定時問候--最重要的是 圖書館要有立場與主張 以免讀者無限上綱

(臉書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3324835494671&id=1681915923)

最近在讀一本書:開放式領導,第一章提到『「顧客拿把槍對著我是一回事,但是,邀請他們到我的網站,由我親手把親交給他們,那可又是另外一回事。」你們之所以要主動放棄掌控的原因在於,這樣做會讓你重拾某種形態的掌控。這樣說似乎違反常理,但透過和人們的來往、接受他們有力量的事實,其實會讓你的處境為之改觀,能夠抵禦負面的行為。事實上,這是你唯一的機會,唯有如此,你才能對結果發揮影響力。』p.55

館長身經百戰的11點,讓我們知道把掌控權,拿回到自己的手中,才是最有效的處理問題的方式。但是年輕氣盛的我們這一代人,可能應該得多面對好多次這樣失控的場合,才有辦法磨練出館長的11點中的其中幾點吧...XD


註一: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73 條,有左列各款行為之一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下罰鍰:一、於學校、博物館、圖書館、展覽會、運動會或其他公共場所,口角紛爭或喧嘩滋事,不聽禁止者。

利用Google Sites來快速架站

By
最近兩天使用了Google Sites(協作平台)弄了兩個有網址的網站,就是簡易網站,主要就是簡單設計一個標題用的圖檔,然後稍微調整一下,增加幾個頁面,設定一些選單的配色,然後把網址也設定一下,大概就可以快速產生出一個網站了。

第一個是:電子書實作工作坊,網址是http://ebook.conrad.idv.tw,網域是用我自己的,只有新增一個子網域為ebook而已。本來是從工作坊結業式用的簡單的logo,也因為目前已經進行過兩期的工作坊活動,正計畫第三期活動,明顯感受臉書的方式不是很固定的呈現,所以想想還是找個可以快速產生網站的方式,過去,用過blogger開了幾個站,最近發現Goole Sites用來架站好像也不錯,所以就來試試看了。

時間大概花了一天的時間就可以有了,大概要注意的是,每新增一個頁面,會自動產生拼音的網址,我都習慣再去修改過,讓網址簡單易懂。然後佈景主題內建很多,但是只有白板的主題比較好調整,因為背景底色是白色的,白色的網站簡單好呈現,再搭配一些圖就可以很好看了,其他的主題就相對比較要花時間調整。再來就是橫向的選單,比blogger方便可以多層,但是用Google Chrome瀏覽器使用這個功能會怪怪的,改用Firefox就沒問題,所以大部分都已Firefox來設定。

新增的頁面還有不同的範本,一般頁面就是比較靜態的固定頁面,例外我有用到的是「公告」的範本,因為這樣直接新增新公告,就有點像發佈新聞稿,會有列表顯示,這樣可以查找舊文就會很方便。而「清單」的範本,我則是用再參考書籍的連結,這樣一看就清楚我想推薦或是分享哪些相關的書。另外一個我想提的是,可以移轉管理者及移轉不同的網域,跟blogger一樣,先新增想要移轉過去的管理者,把其email加入,並設定為擁有者,然後再去使用那個被新增為是擁有者的email進去管理,把原來的擁有者移除,這樣管理者就算是完成轉移,而若剛剛加入的email是不同網域下使用Google應用服務的mail,其實也同時從原網域下轉到新網域了,不過我是從A網域先轉到gmail一般帳號,再轉到B網域,不過這是指除了改管理者之外,是在被新增的管理者來使用複製網站的方式進行移轉,每次移轉都會多出一個一模一樣的協作平台網站,最好都要記得去把就的網站給刪除,才不會被其他人不小心發現舊的、沒被更新的網站。

第二個我則是去用我公司網域我自己部門的協作平台,希望把工作相關的東西放上去,以後可以線上管理之外,也可以把網址傳給其他同事,讓他們更容易看到我的紀錄或是專業的參考資料,提昇他們工作上一些技術的東西。

如何製作EPUB3的電子書?-介紹篇

By
基於我在網路上搜尋與了解,目前已經有不少人都在學習製作電子書,但是電子書格式非常的多,有標準格式如PDF、EPUB,也有一些私有格式如Amazon的KF8或mobi、Apple的iBooks、還有一堆沒聽過的,今天在Google+(Link)上看到有人是用對岸的軟體來製作Zmaker電子書,然然Zmaker只不過就是呈現有像Flash翻頁效果的電子刊物,那我就會推薦台灣的gogofinder或是美國網站issuu.com的服務了,我自己工作上選擇的是用issuu,是目前速度(下載傳輸或是翻頁速度)最快的。

此次,為何我會寫針對EPUB3的電子書製作為主?因為從去年10月IDPF推出EPUB3規範之後,大概在11月份下旬由資策會的修改者提供給我所舉辦的電子書實作工作坊參與成員,同時也開放在經濟部工業局雲端應用產業推動計劃網站的電子書專區(網址:http://www.cloud.org.tw/?q=node/6),目前也是主要用來製作EPUB電子書的工具Sigil,Sigil正是大部分網路文章會寫到用來製作電子書的工具,但是通常會因為幾種狀況,文章作者都會寫到Google的那個版本,是比較新一點,但是無法製作出EPUB3規範的epub檔案,也就是說,僅僅可以製作出符合EPUB2的epub電子書檔案。

EPUB2 跟EPUB3有什麼差別呢?參考對岸的文章「epub3比epub2格式增加了哪些功能?」:
EPUB3與EPUB2
和EPUB2對比上,EPUB3增加了如下功能:
  • 支持多媒體格式,可在電子書裡面播放視頻、音頻內容
  • 支持現實數學格式等複雜的文本內容
  • 支持文字朗讀技術
  • 支持非羅馬文字格式,比如日語、漢語和阿拉伯語,讓這幾種語言格式的電子書內容被檢索
  • 更好的支持DAISY 有聲書標準,為盲人提供聽書服務
從技術上說,EPUB3的變化有:
  • 新增對HTML5、CSS3 的支持
  • 支持EPUB 內嵌字體
  • 支持SVG 圖形文件標準
  • 支持元數據
  • 支持MathML 語言
  • 電子出版影響
所以簡單說,EPUB2是屬於文字書,還可以放圖片的文字書為主,而EPUB3則可以放聲音檔、影片檔、可以有數學公式、也包含朗讀技術(需要瀏覽軟體支援)等特性,技術上更支援HTML5、CSS3,則已經是可以產生互動多媒體的電子書了,不會是靜態呈現或是僅僅翻頁特效的電子書了。

了解格式的差異之後,就是取得製作的工具,我這篇文章寫的工具將會是以經濟部工業局雲端應用產業推動計劃網站的電子書專區的Sigil-0.3.4.3這個版本為主。
下載網址:http://www.cloud.org.tw/?q=node/6,網頁往下拉到 中文電子書工具下載
會看到
需不需要中文包?我認為不需要中文包,建議直接使用英文介面為主,為什麼,因為下面我會提供給各位的是我所改編的使用手冊,使用的就是英文介面,且功能也不是非常的多,英文介面也不會太難懂,所以我建議是直接使用英文介面就可以了。

如果你之前安裝過Sigil軟體,不管是什麼版本,我建議你就直接移除,再重新依照我上面所列的下載Sigil-0.3.4.3這個版本,因為這版本也是資策會諸多專家認為問題較少,又可以產生出EPUB3的工具,其他版本有需多奇奇怪怪的問題,又無法產生EPUB3,會在你使用的時候徒增一些困擾。

針對Sigil的操作方式,我過去改寫過,提供給各位,但是僅僅也只是針對文字書的編輯操作來介紹,還請大家先參考使用,Sigil(-0.3.4.3)使用手冊下載網址:http://d.pr/C1DQ重點在於這個版本可以另存成EPUB3的格式,別的版本都不行唷~~

未來針對電子書放入聲音、影片或是其他功能效果,我研究研究先,希望日後可以寫文章出來分享給各位參考,若有問題歡迎來信給我,謝謝。

教育部的電子辭典使用方式

By
今天為什麼要寫這篇來介紹教育部的電子辭典呢?因為是在Google+上面看到資深出版人老貓的發問:到現在還在用大五碼編碼,所以你找王建煊的煊找不到,找消化酶的酶找不到,找大麯酒的麯找不到。一部國家級的辭典,只收13,053個字,像話嗎?

首先來認識一下教育部有哪些電子辭典,見下圖:

在教育部網站位列出這張圖有的線上電子辭典,包括:
1.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2.簡編本,
3.小字典,
4.異體字字典
5.成語典。
由這張圖可以知道,大部分的字,直接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96年12月版,收字詞共166,180條,記錄中古至現代各類詞語,適用於教師及一般社會大眾。)就可以直接查詢的到,但是當有些字已經是新聞每天在使用的字時,要查這些字卻查不到,該去哪查呢?像是現在行政院長陳冲的"",監察院長王建煊的"",目前電腦網路是可以支援,因為採用的編碼是國際主要通用的UTF-8,但是在教育部的電子辭典,則還是採用Big-5編碼,不僅查這些字要選擇用異體字字典,顯示出來的結果都還是用圖片呈現,而非UTF-8編碼字。

國語辭典修訂本網址:http://dict.revised.moe.edu.tw/
異體字字典網址:http://dict.variants.moe.edu.tw/

所以,了解教育部提供的電子辭典,應該知道這兩個字""、""該去哪查了吧?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a/fra/fra03705.htm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b/frb/frb02413.htm
以上網址的網頁顯示若出現亂碼,記得在瀏覽器顯示的編碼,改為繁體中文(Big-5)才能夠正常顯示唷!!

幽默化解尷尬之小提琴即興演出

By
手機是你我手上至少都會有的通訊工具,現在更是行動資訊助手,沒有手機,有些人會影響到工作,影響到與他人的互動,有些人甚至會焦慮。然而,某些場合來說,手機必須有某種程度的使用限制,如在聆聽音樂會演奏的場合,手機是被要求要關機或者設定為靜音,以避免影響表演者的演出工作。
我個人聽音樂會的機會也是有,不過進入國家音樂廳的次數不多,免費的演出或是戶外轉播的演出,我是有機會就會參加的,因為,似乎在那樣的環境之下,喜歡關掉手機,安靜、專心的聆聽演出,在工作繁忙之餘獲得紓解心靈的時刻,總是有種神奇的力量,可以讓自己有不一樣的感受,對工作是有幫助的。
下面這段影片,是小提琴演奏這被手機鈴聲的干擾,然而他卻利用即興演奏的幽默方式,然聆賞者感受到音樂的力量。

WIRED.tw網站上的「電子書」系列文章(加個人短評)

By
WIRED.tw 電子書 系列文章
http://wired.tw/tag/ebook
http://wired.tw/tag/電子書
http://wired.tw/tag/數位出版

閱讀革命(1):數位裝置能說出新故事嗎?
http://wired.tw/2012/01/10/revolution/index.html
閱讀革命(2):電子書的五大缺點
http://wired.tw/2012/01/11/ebook/index.html
閱讀革命(3): 如音樂單曲般的出版品誕生
http://wired.tw/2012/01/12/publish/index.html
閱讀革命(4):打造電子書的出版生態圈
http://wired.tw/2012/01/13/new_medium_4/index.html
閱讀革命(5):人人都能出版電子書
http://wired.tw/2012/01/17/ebook-2/index.html
閱讀革命(6):實體、數位是複選題而非單選題
http://wired.tw/2012/01/19/revolution-2/index.html
《系列文章持續增加...》


短評:
雜誌網站大概只能寫一些觀察,倒是較少會去致力推動出版流程數位化,卻來談「革命」,到底是誰要來革誰的命?我個人認為只是趨勢,即閱讀行為與習慣的改變,但是並非立即轉變,只是快慢的問題。維基百科上寫的「革命」字面上的意思,(Revolution)可以被翻譯成「革新」,是使權力或組織結構發生變革的活動。革命的進程一般比較迅速,速度相對於演變或者改革快得多。所以我認為電子書是一種數位化的演進,並不會把實體書的生產流程整個取代掉,當然這個立論是基於出版社的轉型所要面對的課題,然而網路上呈現的內容是多單篇、多篇、大量文字、大量圖片、大量影片的內容都有,所以產生的電子書就會很多種,有簡單的文字書,檔案小,早期的小說再網路上迅速流通,多屬這種。當然也有如"閱讀革命(5):人人都能出版電子書"所提到TED的電子書形成的形式,長期耕耘在大量蒐集新想法的分享(錄影),累積起來自然就會有很多可以編輯成書的素材,也因為這些素材來自於網路,自然發想創意也著重在網路的迅速與分享的特點,動機/目標很重要,也值得學習。

一定要聽的演講:蘭迪.鮑許教授《如何實現兒時夢想》

By
這部演講影片是我2008年到香港工作時就已經買的書:最後的演講,裡面即有附贈非賣品光碟,而網路上亦找的到完整的演講影片甚至是中文翻譯字幕。又因為這演講實在是太精采,我有空都會不斷的在網路上重複的觀看,其中一個觀念就是,如何實現別人的夢想?這實在是很值得思考的一個人生意義。下面我就把影片完整的嵌入到部落格,方便大家觀看,也方便自己未來想再重溫演講精華時,從自己的部落格找也是很快的方法之一。

微軟將關閉線上部落格-分享空間Windows Live Space

By
剛剛是從 重灌狂人的網站上看到此消息:微軟將關閉Windows Live Space部落格服務,建議用戶轉往WordPress,而我自己的分享空間,雖然三不五時還是有放一些內容上去,不過實際在使用的時候真的只能說超級卡的,2005年1月我就已經開始使用MSN的Space,後來因為微軟推出live.com的服務,所以又整合在live裡面了。

不過我早在2006年8月開始就因為Gmail的帳號而去嘗試使用blogger,不過當時比較流行的是無名的部落格,加上也是因為很多大學時代認識的朋友都有無名部落格,所以使用部落格的重心就在無名的平台上了。

我的Live Space分享空間:
http://vipconrad.spaces.live.com/

我的無名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conrad


曾經也試過架站軟體+部落格模組,但是太花時間跟投入設備,不如選個穩定且能見度高的BSP(部落格服務平台),其實我還用過痞客邦、早期的樂多(蕃薯藤合作的)跟現在的天空部落格,不過總是覺得網址都是掛在人家網站下面,反而沒有辦法像blogger一樣可以使用自己的網域當做是專屬部落格網址,當然,使用wordpress也是很多愛好者,不過我卻偏愛使用Google整合在一起的服務,所以就沒去用wordpress了。

雲端掃毒服務

By
掃毒現在應該需求不大,不過身為MIS的人可能還是需要強而有力的掃毒工具,解決公司使用者中毒的問題,不過使用上是一定得要有網路連線才行的,有些防毒軟體已經推出雲端病毒碼更新,隨時都在更新資料庫,比過去至快一天的更新速度相對好許多。


[雲端掃毒服務]
請注意,線上掃描多半需要windows admin的權限,部分掃描服務僅對能用 IE瀏覽器:

1. 賽門鐵克  (Symantec Security Check) 點選此處啟用
2. ESET  (ESET Online Scanner)  點選此處啟用
3. 趨勢科技  (Trend HouseCall 7.1) 點選此處啟用  (注意, 中文版要錢, 英文版不用)
4. 熊貓 (Panda activescan 2.0)  選此處啟用
5. 麥克菲 (McAfee FreeScan) 點選此處啟用
6. 卡巴斯基 (Free Virus Scan)  點選此處啟用
7. 大蜘蛛 (Dr.Web Online Scanner) 點選此處啟用
8. BitDefender Online Scanner 選此處啟用
9. Comodo Free online Scanner 點選此處啟用
10. CA online threat scanner 點選此處啟用
11. 瑞星免費在線查毒 點選此處啟用
12. 金山免費在線查 點選此處啟用
13. 江民免費在線查 點選此處啟用
14. 微軟 (Windows Live OneCare)  點選此處啟用
15. F-force (Online Scanner) 點選此處啟用


原文連結:http://avasttw.blogspot.com/p/15.html

[新書]大家來看賈伯斯-向蘋果的表演大師學簡報

By

原文書名:The Presentation Secrets of Steve Jobs,去年已經出版了,中文版則是今明會在書店出現。

賈伯斯的簡報方式總是吸引人,像是在說故事,聆聽的人則會感覺到是一場視聽饗宴,來看看最近新上場的iPad的影片:



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BhYxj2SvRI


在念書時代都有做過簡報,不過總是覺得弄的不好,因為有時文字太多或者項目太多在簡報時念的太慢也有,這就是簡報最常犯的錯誤。看下段影片就知道可以從《大家來看賈伯斯-向蘋果的表演大師學簡報》這本書學的不一樣的簡報技巧。



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me7johgelo


簡報藝術是需要花時間研究與練習,有時要把自己當成是小說家為要演講的內容來編製動聽的故事,又得像導演能夠抓住觀賞者的視覺與聽覺,加入圖片與音效,甚至還要把自己當作是表演者,要讓自己在台上有不一樣的肢體動作,用來加深在場每一位觀眾的印象。

有另外一種簡報法稱為:高橋流簡報法,則是有另外一種呈現方式,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習慣在台上表演,但是可能總會有機會上台為自己工作職責範圍的事務來報告,或者想開始拓展人際關係組織社團,也要由自己上台簡報來吸引參與者,可以參考這一段影片。



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or6Yul7CMg


回到主題,賈伯斯的簡報方式,透過此書,有其學習重點-將學習到賈伯斯如何發揮五種技巧:
* 設計訊息
* 呈現理念
* 引發人們對產品或功能的熱烈反應
* 營造難以忘懷的經驗
* 讓顧客皈依為信徒

引自:如何讓觀眾如醉如痴、歎為觀止

若想知道更多不一樣的簡報方式,可以搜尋“Dick Hardt”或者到Taiwan 2.0的簡報與教學技巧參考文章。對了,Dick Hardt的簡報風格,可以看下面這段影片,且我也相信很多人看過,就好像看影片一樣的簡報,甚至製作簡報時錄音,由別人代為到現場播放好像也可以,演講者本身可以躲起來不用出現,哈哈。


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HWTLA8WecI


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j9Wt9G--JY

邀請使用 Dropbox 可同步多台電腦的資料夾,方便商務人士使用!!

By
We're excited to let you know that Conrad Peng has invited you to Dropbox!

Conrad Peng has been using Dropbox to sync and share files online and across computers, and thought you might want it too.

Visit www.dropbox.com to get started.

- The Dropbox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