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香港、中國兩岸三地之不談政治的關係

By
關於台灣、香港與中國的關係,我不談國家政治,因為太多太多人在談,我只想說我所接觸的一些感想,不管是生活上或是文化上的。

當然台灣一定要擺在第一個,因為我生於斯、長於斯,而香港,是我最近八個月工作及生活的地方,中國因為香港的關係就會有機會進出,目前到過澳門、深圳與北京,但是澳門算是特別行政區,行政、經濟、交通、文化等方面制度跟中國還是不太一樣。

在台灣我們使用繁體字(正體中文)跟國語(普通話),文字部分跟香港使用的差別不大,不過香港會因為廣東話用語而有我們不習慣的詞彙,但是香港使用的語言 主要以廣東話為主,還有英文與普通話(兩文三語:中文、英文,廣東話、普通話、英語),但是普通話使用的情況並不普遍,似乎只能在簡單的溝通事項使用。

然而到北京,北京人講普通話反而會比較習慣一點,至少溝通上比香港人容易,當然有些北京常掛在最上的詞我們可能也不太習慣。例如我們說「沒關係」,北京人習慣說「沒事兒」。我們說公車,北京說公交車。

到北京不習慣是文字,因為他們使用「简体字」,看简体字不難,只是不太習慣,我在北京地鐵看過一個廣告寫了這一個詞「衬衫」,光是用看的不知道第一個字寫 什麼,好奇一點把後面的字念一下再去推前面的字,才知道是「襯衫」,畢竟環境上我還沒辦法接觸這麼多的简体字。這次去北京經過清華大學,倒是發現清華大學 建築物的名稱倒是使用繁體字,也令我感到特別。

除了文字語言外,另外一個我要提的是搭地鐵的禮儀,或許以台灣的標準來看香港跟北京,台灣表現應該是最好的了,怎麼說呢?首先就是排隊候車,台灣在捷運站 等候列車幾乎都很守秩序的排隊,當然因為捷運候車線還會畫排隊的線,漸漸大家看到線都習慣了,香港跟北京都只有黃色的候車線,但是沒有排隊的線,可是香港 人搭地鐵還不致於爭先恐後的搶著上車,但是在北京可以看到很多人搭地鐵只要車來了就衝進車廂,更誇張的我已經在候車線排隊,有人就站在沒有車廂門會到的位 置,但是當列車進站,他就會移動腳步到你前面,剛好車門開,根本不把排隊的人看在眼裡,這種感覺真不好。

北京,最遭的莫過於隨地吐痰,在路上很常見,在地鐵站也有穿著西裝的人也很直接的吐在站內地上,相對的在北京路上會有標語寫著不能吐痰,做好文明什麼之類 的標語。香港,因已發展成為國際級地區,並且長期吸引外國人來訪,自然對環境、街道整潔的要求還算滿高的,不過香港吸菸的人很多,走在路上有時都會被二手 菸給影響。台灣在大的城市如台北,當然幾乎不會見到隨地吐痰的狀況,不過可能有些鄉下地區做粗工的可能會有這樣的景象,但是我的印象也已很久不見了。

在交通建設上,北京的公共運輸費用,相當便宜,搭地鐵每趟不管遠近都是人民幣2元,香港跟台灣都是計算距離計算的,搭越遠就越貴。方便性以香港的交通規劃 最為方便,尤其在地鐵站轉車的部份,很多個轉車站的設計幾乎都只要在同一個月台就可以換乘另外的線,例如荃灣線在金鐘轉港島線、荃灣線在旺角轉觀塘線,都 是同一個月台,有時只要一下車,另外一線的車隨即進站,非常節省時間。台灣的因為還有一些線還在建設,而目前主要的大站如台北車站、忠孝復興站,因為兩線 是呈十字交叉,所以轉乘多少需爬點樓梯換不同的月台樓層,但是距離還算近,甚至還有電動扶梯,所以還ok。然而北京的轉車站,要從一號線轉到環狀線或五號 線,根據我在東直門、雍和宮轉車的經驗,幾乎都有一段距離,要經過不算短的通道,有時候是有樓梯沒電扶梯,當然對我影響不大,可是對行動不便者而言,就影 響很大了。

以上就我所見的差異,簡單提了一些來敘述討論,當然這些差異某些程度也是文化差異的另一種表現方式,也不可能都會一樣的,這是多元化社會的呈現,不過可以相互觀摩、學習,以作為未來的改進,提供使用者更好的服務,在未來應該是會越方便也越舒適。

香港半日遊-從粉嶺車站走至上水車站

By
老實說,今天的行程是臨時起意的,因為天氣太好,以及前一晚與幾位好友聊到粉嶺,上網查了粉嶺的一些資料,提到了粉嶺圍、客家圍村、彭氏家族,再再都跟我有這麼一點點關係,因為我也姓彭,我也是客家人,讓我對粉嶺好奇了起來。

  粉嶺很遠,必須搭東鐵線,幾乎快到羅湖了,然而是在羅湖前兩站要下車。雖然很遠,但是從粉嶺車站月台列車下車後到出站的這一段,很熱鬧,因為車站與粉嶺名都建築群有通道連結,其中很多商舖,看到很多食店,這個樓層屬於一樓(同台灣的二樓),我很快的走出去,連到外面的通道天橋,還不斷的延伸,而且天橋上是允許單車進入的,真覺得粉嶺真是單車天堂,不過倒不像台灣還規劃了單車專用道。在通道上,我拍了在車站旁的巴士站跟的士站,主要是這裡的的士是綠色的,港島常見的則是紅色的。

  標題寫道我是從粉嶺車站走到上水車站,這是真的,當然也是因為天氣不錯,適合如此悠閒的走一趟,途中我看到了思德書室(門口依舊掛著:粉嶺學校),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家祠兼私塾的傳統建築,下午的陽光照著這歷史建築,怎麼拍都好看,因為剛好面光,而這建築跟我相當有關係,是新界五大家族粉嶺彭氏三所祖祠之一,今天我只是隨興所至,將再擇日好好認識瞭解一番。

從思德書室就是一條小徑,直接穿越整個粉嶺圍村到北區公園,邊走的途中我依稀感覺到客家村的氣息,讓我回想起小時候去花蓮光復大富村(是我父親來台落腳的村)的感覺,村子每戶人家的房子都不高,平均的三層樓高,好一點的有四層樓高,而且都是獨棟的。
附上Google的衛星地圖,可以瞭解我走的路線,以及傳統客家村落的樣貌。我是從圖右下邊的藍點,沿著途中白色路徑走到圖左上放的藍點,這裡就是北區公園的入口,在這白色小徑就會經過傳統的客家圍村,路徑左方即為粉嶺圍,有個魚塘,旁邊還有個古炮,可惜這次我沒過去拍照,但是可以參考維基百科上的照片

北區公園佔地八點多公頃,不算小,有機會可以來這安排踏青、野餐吧......哈哈。從粉嶺圍這裡進入是屬於公園第一期的部份,屬於靜態設施,因為是採用揚州式亭台樓閣的園景設計,見衛星照片還有一人工湖,維基百科的介紹:建築物特色有「一軒、三亭、一廊」。「一軒」是指「蔚秀軒」,「三亭」則指「宜雨亭」、「涵碧亭」及「聽瀑亭」。我經過宜雨亭時,有一對母子在亭裡打羽球,好不快樂呀。倒是「一廊」有蓋長廊,其樑柱結構似乎是非常的手工,沒有用到釘的材料而將長廊蓋好的,加上其頂上的瓦片與屋脊的樣式,非常吸引我的目光,花蓮的舊鐵道文化館曾經有傳統的屋瓦頂,但是經過整修後,換成另外的材質,反而變得不吸引人了。

走到第二期屬於動態設施的北區公園,反而沒其他吸引我的建築或其他可以拍照的了,因為有很多連棟的建築,一二樓很多商舖,吸引了很多人來購物,也很多當地人在此聚集,似乎未來的粉嶺圍會消失,然後會蓋起越來越多的高樓建築,會有更多的商城百貨。我以感覺到香港政府對於拚經濟真的很有一套,但是文化建設好像少了很多,我常常去書局翻閱龍應台的思索香港,探討的也是香港的文化資產與文化政策,跟歷史有關係的文化經常被排除,經常被建設、發展給犧牲掉了。

於是,天黑了,我從上水車站搭車回家去了。

香港半日遊-灣仔生活文化遊

By
今天去灣仔拿我的台胞證,因為本月中計畫前往北京旅遊,所以在3月31日將我的台胞證送到灣仔的中國旅行社辦理加簽,其實很快,今天送隔天就可以取件了,花費港幣一百元,但是仍然只能辦一次性加簽,不能辦一年多次加簽,要的話只能進入大陸內地在去各地公安部的入出境管理處才能辦理,上網查了一下,一年多次加簽需要人民幣一百元。行,有機會進入大陸內地我會去辦的。

走著走到"和昌大押",想著以前都沒往南走,興趣來了就往巷子進去了,說是巷子,可能在香港條條都是路或街,沒記錯的話我應該是在廈門街走過去到皇后大道東,走到皇后大道東,根據我這兩天在網路上看到別人網誌上寫的港島地標之一:合和中心,是一棟外型像是圓柱型的建築,實際走過去裡面是有商場,從商場過去會到實際的合和中心主體大樓,我就繞著電梯一圈就又出來了,肯定上面也是出租的辦公室。然而我會走到這裡其實是想找地方解決我飢餓的狀態,這個商場有麥當勞,但是人很多,感覺很擁擠,所以放棄,於是又去了隔壁的胡忠大廈的大家樂,來一客下午茶餐。大家樂座位倒是挺多的,所以也可以很隨性的挑個自己喜歡且比較不受打擾的位置來享受這一餐。

吃完大家樂,才是真正開始今天的生活文化遊,在胡忠大廈旁,有一座環保軒(照片),黑色的瓦礫屋頂跟白色的牆面搭配,其前身為灣仔郵政局,為現存最古老的郵政局建築物,於1992年被香港政府定為法定古蹟,於1993年被環境保護署改建為全香港第一所環境資源中心,因此才會有環保軒的這個名稱。我沒有對此建築物拍照,因為我路過的時候靠的太近,無法感受建築的美麗的一面。

我今天真正的第一張照片是「藍屋」,主要是看到路旁的灣仔海岸線的說明告示牌(藍屋:石水渠街,建於1920年,曾是一所醫院,亦曾為黃飛鴻徒弟林世榮後人的武館。),才對這建築有興趣,並且拿了相機拍了起來。然後,這裡也算是我今天對灣仔文化遊的起點,因為走近藍屋,在藍屋的地下地鋪有一間「灣仔民間生活館」,很特別的展出了一些舊時灣仔的生活日用品,我還看到一台類似我以前也用過且很喜歡的一台舊式收音機,讓人很懷舊的感覺。在灣仔民間生活館中,我拿了一份文宣--灣仔生活文化遊景點,裡面寫了七點景點,分別是:1.北帝廟 2.藍屋 3.灣仔街市 4.環保軒 5.交加街及太原街露天市集 6.洪聖古廟 7.和昌大押。

再往藍屋的上面走上去,就是往石水渠街花園的方向,也是往灣仔北帝廟的方向,對廟宇建築有興趣的,這座三進三間式的古廟,在擁擠的香港島上顯得精緻,如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廟區內的樹,垂下樹鬚的感覺,古樸典雅,跟這古廟整體感搭配美極了。我沒進入廟內看,但是看了廟外的建築,其實已經另我豐富,主建築門上寫著「玉虛宮」,兩側還有「三寶殿」「龍母殿」及「財神殿」,加總起來中國民間傳說的諸神應該都在這裡有出現了。

從這裡最能瞭解灣仔的歷史發展了,尤其海岸線不斷的向北延伸,也見證了灣仔的歷史痕跡。有時搭電車經灣仔總是好奇路線為何是經過莊士敦道?漸漸瞭解與香港的土地利用、填海造地等相當有關係。北帝廟旁的石水渠街,據說上面是被加蓋的路面,所以地下肯定還是一條地底水渠,你信不信呢??